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六十九章 禁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禁足 (2 / 2)

參軍,對於思緒天馬行空,行動不願受太多拘束的玩家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日暮王朝本身就是個管理較為嚴格的組織,也並不會限制成員在大行動外的行為,選擇參軍必然導致這個苦苦經營了幾個紀元的龐大組織解體。

第二條路,建立自己的勢力,成為第二個賽格伊斯。經過王朝管理層偏謹慎的討論,對該選擇的未來很不看好。在K30冒頭的蟲子給他們提了個醒,紀元BOSS最終必然是個力量堪比帝國或聯邦的東西,而賽格伊斯這種自發武裝組織明顯力量不太夠,再說賽格伊斯能走到昨天的位置,也不是幾年能弄起來的。

最後的選擇,就是強化自身的政治話語權,保留自身力量至少不削減,最好的結果是乾脆獲取MR235星系行政長官的職位,不行的話也至少要對該職位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以保障原僱傭軍的已有利益不因新法令受到影響。

MR235也是經過了一番挑選的,邊境港口現在不為私人武裝提供補給,邊境地區的武官官職又大,就算有良好的政治環境,也很難在他們眼皮底下公然違抗法令,就算跳躍到作戰區域的中繼點少一個也很難列入考慮。MR235不能直接跳到邊境星系M240,也並不與聯邦的MR234、237接壤,是帝國靠近MR241中常備武裝力量最低的星系,行政管理不太受軍方影響,自然建立人際渠道的成本與維持就低。

一旦能控制或間接控制MR235的政策,就有可能推出地方法案,為原僱傭軍提供一定的戰損補貼,單星系的經濟量雖然無法支援高比例的戰損補貼,卻不失為一條恢復原有戰鬥意志的良方。

……

相比伊斯帝國擁有日暮王朝那樣有龐大人力物力財力,且願意負責的大型玩家組織為玩家們找出路,聯邦玩家雖面對國家的限制更少,卻過的更難。

“布朗先生,我們很抱歉,您的武裝力量超標,我們不能為您提供MR241入境許可。”

“那我要去MR243,或者244、245都行。”

接待員抬頭看了眼棕發男子,低頭看了看顯示屏上的表格,再次搖頭:“您說的幾個星系前天通告了新規,241、242進入該地區的艦隊透過該區,武裝程度必須低於二級,該條例不適用於已經在星際橋註冊的商隊。”

&ne?”棕發男聽到接待員的話,土語都彪出來了,情緒明顯不好。

所謂武裝二級,是太空貿易中對威脅程度的分級方式,以一個三艘中型護衛艦改造的武裝商船為標準商隊模板,三級武裝屬於打劫不一定成功的,二級武裝則是有很強威脅的,一級武裝根本不會因商隊反擊產生任何損失。

總之,因武裝商船的護盾系統是低配版,三級武裝對應的武器基本就是一兩艘巡邏艦,三艘都可能被定到二級。

“您可以選擇無視他們的通告,但聯邦不會對任何結果負責。”

“我知道了。”

聯邦玩家此刻面對的情況都差不多,原僱傭軍的艦船哪怕註冊成了私人公司物品,由於各種新條例,根本用不上,或者說可以強行使用,但聯邦不再為任何結果負責。

僅僅是不對結果負責很多玩家並不太在乎,但這句話卻隱含了很多收費專案。比如按星際條例遣回的戰俘原僱主如果要拿回,原來不要錢全屬於國家補貼,而現在額外要收錢,基本等於重新僱傭新船員;再比如玩家本身的人物復活原來是指定港口(僱傭軍刺激條款)費用全免的,現在如果出行事項中有一條不符合現行制度或乾脆沒登記的,復活費也要自付,因為等級不低,最少都是一兩百星幣一次,基本上相當於巡邏艦三分之一船員的精英僱傭費了。

情況與帝國差不多,也許也有人想到要參與政治,然而聯邦靠近邊境的情況比帝國問題大多了,MR237和238是一個單一選區,MR234則是首都選區,首都選區不用想,二合一邊境選區想要進入或影響區議會的費用……暫時還沒有哪個玩家組織表態要負責的。

即使情況如此,其實大部分散戶玩家與一些小組織並不操心,第二世界不會只照顧生活型玩家,它終究需要一個戰鬥舞臺,現在的情況最多是個中場休息,對戰鬥型玩家的行為解禁是遲早的,現在趁機遊玩修養一下也不錯。

這個假期是長是短,則要看大魔王們的表現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