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礦 (2 / 2)

自上回被僱傭軍趕跑,潘文的艦隊已經有小半年沒回來MR241了,再次進入透著暗黃色光線的星塵地帶,已是物是人非。

潘文趁著僱傭軍的大佬們在死亡之海折騰,趁機殺回MR241,一是為確認星基的情況,另外則是弄點零錢。

據賽格伊斯自己報導,星基還在,潘文希望這能是真的,畢竟MR241多混亂一天,MR251的D21開發公司就多一天時間發育,如果因為貨幣供求關係變化導致利潤大幅縮水,那就太坑人了。

完成跳躍的第一件事就是釋放超限機甲隊和11號偵察機,用幾分鐘的時間將半徑兩百萬公里內的情況弄清楚。

偵察和掃描結果顯示現在跳躍圈裡非常冷清,這也是必然的,畢竟MR241實際已經處在帝國和聯邦控制下,不再是那個自由開採的世界。簡單偵察了下情況,為了防止有偵察器仍在工作中,潘文的艦隊沒有試圖留在原地尋找礦產,直接離開黃道面進入迷霧區中,開始了下一波掃描。

可惜超空間資訊系統在星塵中的效率不怎麼樣,中範圍的掃描並沒有找到星基。貌似沒什麼希望,不過潘文還是保持樂觀的,如果拋開擬真世界不談,單以玩家和NPC的角度看,玩家是需要東西練級的,賽格伊斯那邊的混戰場面還沒開啟,真正能參與到戰鬥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海盜在MR241的存在仍然有一定必要性。

不管星基還在不在,既然沒找到,潘文也只能改為短期打算,利用掃描能力定位,從迷霧區靠近內圈,然後以超限機甲部隊和艦載炮艇、戰機等小不點,帶著探礦機下去探礦。

為了節省時間,選擇和開採機制也大幅變動,凡是發現了星晶反應且石頭直徑在五十米以上九十米以內的,直接讓海港號展開“吃掉”。九十米以內的直徑是海港號艦載裝置能直接在非展開狀態在機庫內“翻邊”的,而且能同時收納六顆,一顆九十米直徑的石頭全重約七十二萬噸,重量在解除機庫重力模擬後不成問題,礦機直接在機庫人員、裝置的支援下工作效率飛快,基本只要管提煉的事情。

雖然工作內容異常怪異,但海港號的老學員帶著新學員們做的很好,開工後的星晶礦石產能平均24小時接近兩百噸,換算成銀行回收價,幾乎是每天一千星幣的收入!

效率和前面控制三個礦點比都幾乎翻倍,但這種開採方式很明顯不是一般艦隊能用且敢用的。沒有超空間資訊綜合系統的功能就無法保證大型船塢艦展開時的安全性,哪怕是實際控制MR241的帝國和聯邦艦隊,還需要互相提防呢。沒有足夠多且忠誠的人手,就無法長時間保持高效率採集,這個重擔只有現在有兩批學員的海港號才能做到,正常艦船位置這個規模的人員,全壽命期費用能把人嚇死。

潘文的艦隊並不貪多,一般是戰機、機甲部隊在同一區域找到三到五顆合適的石頭,黃金號反覆確認有偵察空隙,讓海港號下去吃掉石頭後立刻回到迷霧區大範圍轉移,礦的煉製和廢棄物丟棄就在轉移中逐漸完成了。

挖礦活動進行了幾天,超限機甲隊的球型偵察機在偵察時捕捉到有趣的事情,六艘塗裝分屬於帝國和聯邦的巡邏艦在同一顆小行星的兩側挖礦!

普通僱傭軍資金鍊幾近斷裂的狀態在這個畫面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兩幫夥計可是持續對抗了至少兩個紀元了,如果不是窮的沒辦法了,絕不可能忍受對方在自己臉上搶礦的行為。

當然“窮”只是個相對定義,他們能變錢是沒錯,卻不能無限制的變。大銀河時代強調戰爭機器的力量,個體存在感薄弱,死亡成本是所有紀元有史以來最高,前面僱傭軍的船爛倒還不在乎,死了最多也就是挖幾天礦又是一條好船,而現在……從死亡之海里的非信標區衝突看,基本已經全員普及精工級裝置,就算有政策補貼,死亡代價仍然是呈現攀升狀態的,顯然現在就已經超出底層僱傭軍的盈利和變錢能力範圍了。

這對潘文是個極好的訊息,意味著玩家的整體力量已經很難再大跨步前進了,而潘文有D21的夥伴們做後盾,對抗玩家的能力應該會逐漸從一個拳頭變成一抬攻城機。

至於這六艘窮苦人家的艦船,超限機甲對根據潘文的指令並沒有進行摧毀。超限機甲個體型、破壞力的比例比太離譜,一攻擊立刻就會被發現MR241又有大BOSS了,潘文還要多挖點礦,可不想再被圍剿。

由於海港號裡還住著準備去D21的賽格伊斯底層人員,在開採進行了十二天後,得知這些人開始情緒不穩,艦隊不得不閃人了。不過潘文將這次偷礦經歷記在心裡,既然僱傭軍集團化嚴重,有大行動時很容易就無法兼顧太多地區,只要不產生騷動,空擋還是不少的,只要MR243沒被佔領,多少也能算一條外快財源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