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礦 (1 / 2)

離開死亡之海後,潘文的艦隊並沒有直接離開MR242,而是躲了起來對MR242做了一次長達七十二小時的細緻掃描。

躲這個詞用在沒有足夠遮蔽物的太空裡似乎有些不妥當,其實還是有些船跡罕至地區的,比如跳躍圈遠點和冰障之間。

冰障是恆星系和冰區的界限,也是恆星系最外圍天體的扎堆區(如果有),太陽系的冰障區有自己的名字——柯伊伯帶,但大銀河時代的冰障區有名字也沒人記,統稱為冰障。

與各星系小行星帶做區別,小行星帶常年受恆星風滋擾,輕質元素如氫、氧基本已經被吹光了,只剩下較大的固型物,可以利用艦船的偵測和機動能力做規避動作。工業方面,小行星帶是很好的礦石產出地,引力低,有大氣的小行星也很罕見。

冰障則集合了裡面被吹出來的物質,輕質元素是主要構成,恆星年紀足夠的情況,冰障會含有冰核、小行星甚至行星,不過冰核仍然是主體,由於恆星作用在這裡幾近於無,有些細小冰顆粒會處於遊離狀態,對艦船的威脅就如同MR241的星雲一樣,是不可能支援超空間跳躍動作的。工業方面,冰障除了作為最末位的水源選擇,沒有任何開發價值,恆星能幾乎為零,天體不是處於幾乎絕對零度,就是重力大能自己保溫,開發起來成本高的不敢想。

跑來跳躍圈遠點和冰障之間,主要是工程浩大,涉及到的範圍半徑超過了二十五AU(約四十億公里),需要一個航行軌道可以長時間穩定下來的地區,天體、艦隊在這裡都幾乎絕跡,提供了足夠的環境。

本次掃描的觀察點有兩個。

一是現在還是敵人的僱傭軍們,有沒有在死亡之海外肇事。

根據潘文在第二機動艦隊能獲得的訊息推測,現階段僱傭軍在死亡之海里的平均收益並不高,比MR241肯定低的多,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還在死亡之海折騰的應該都是有組織的玩家社團,低收入的個體戶要麼回MR241或內部戰線,要麼就選擇在MR242周邊打擊航線。

牽涉到打擊航線,也就聯絡到第二個觀察點,既途經MR242的運輸航線是否還健在。

商船經過MR242的好處,是進行星際貿易的門檻會變低,只要能進行超空間跳躍的船都可以加入,而且從MR242可以略過混亂的MR241,直接進入帝國和聯邦邊境240與239。如果不經過MR242,就必須從243跳直接跳到241才能轉到帝國和聯邦境內,這條航線不但需要超空間跳躍機能更好的船,而且對武器效能一般的商隊就是以卵投石的舉動,很可能進去就再也出不來。

MR242的航線狀況完全可以代表帝國和聯邦對外界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而它是否還在良好運作,現在還關係到星幣的供求關係變化。

透過數十小時的掃描,潘文的艦隊獲取了幾十張MR242掃描圖,結果還算不差。

由於民船沒有隱形需求,甚至在大部分時間裡它們需要別人在更遠的地方發現,因此光譜特徵在掃描圖裡會比較容易分辨。從間隔超過半小時的掃描圖裡分析,現在的航線運量比死亡之海開戰前降低了約三分之一,能理解為商人們規避危險的正常縮量。剩下的部分在整個掃描週期裡顯得很平均,並沒有出現大批商船集體行動的情況,集體行動是航線存在危險時商隊最常用的方式,透過該情況,也可以排除掉僱傭軍騷擾航線的情況。

從掃描結果看,結論有好有壞。

好的自然是星幣增值產生的危害一時半會的還無需擔心。MR241落入帝國和聯邦手中,外部星幣供應量跟不上需求量,按理應該是星幣增值物價降低導致各種破產,需求降低後才能迴歸平穩。不過賽格伊斯的危險期會刺激周邊物價上升,從第二艘凱撒艦的購買價格看,周邊物價攀升速度還快過星幣增值,也許會抵消掉星幣增值的影響也說不定。

壞的方面則是玩家的集團化越發嚴重了,玩家是一種很需要自由選擇的生物,只有集團化才能約束他們到處放火的衝動,死亡之海開戰這麼長時間外面的航線還能維持穩定,說明大規模玩家集團在整個群體裡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散人已經沒有話語權了。

由於大銀河時代的規則不太注重個人能力,集團化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這會讓他們變得更難對付,但向另一個方向想,也許這樣的他們才能在對付紀元BOSS時發揮的更好吧。

看過MR242,潘文臨時改變主意,艦隊掉頭殺回了MR241!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