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推回十多天前,MR240,行星要塞賽博斯。
自一名平時較為低調的小隊長向上提交一份關於賽格伊斯專用塗料的機密情報後,整個日暮王朝都忙碌了起來。
一年多來的往來中,玩家不是沒有嘗試過進入死亡之海,在MR241徹底落入聯邦和帝國手中後嘗試的頻率更高,然而每次不是無功而返就是艦船癱瘓。
按專家們的說法,死亡之海很不適合現代化戰鬥和偵查手段,可以算是一片禁武區,玩家們不怎麼相信卻也沒有好辦法。不過從小隊長交上來的情報分析,賽格伊斯專用的塗料能有效減輕粒子風暴的影響,有這種塗料,就算在死亡之海里不關閉雷達也很少發生電子癱瘓。
銀河時代裡幾乎所有工廠都接受個性化定製,高度組織化的日暮王朝僅用了不到三十小時就拿到第一批仿製塗料,給一個偵查支隊改造塗裝。
日暮王朝在某些大BOSS有數次失手後,逐漸對編隊方式做出了一些改進,其中就形成了獨立的偵查支隊,偵查支隊裝備有日暮王朝效能最好的偵查艦,只負責戰術及戰略面偵查,戰鬥偵查還是各小隊自理。有了偵查支隊,執行現在這種任務就無需抽調或是帶上一大堆沒用的作戰型戰艦,能更有效的發揮偵查艦本身的優勢。
兩天後,完成緊急換裝的偵查支隊飛去MR242試水,並在五十小時後帶回了好訊息:新塗料有用!
有賽格伊斯的艦船塗料,雷達和感測器的搜尋能力仍然受限,但是至少能確保二十萬公里內通訊暢通,並且試水期沒有出現任何艦船雷達停機的事故。
有了偵查支隊帶回的結果,日暮王朝的高層就開始動起腦筋了。
MR241現在已經被全面掌握,但實際上星晶礦石的利潤玩家只能佔到邊角,大部分都由帝國和聯邦的開發公司/部門給接管了,他們有專業裝置,耐心更不是玩家們可比,於是被漏掉的多是些很渣的表層礦,好幾天一無所獲都是常有的事。這種情況下,玩家再不開闢新戰場,只能帝國和聯邦間繼續在MR241互毆,雙方都不可能在這種勢均力敵的互毆中獲得經驗或資源方面的成長,就算日暮王朝這樣在帝國算是最大的玩家組織,也不是全部都由精銳組成。
聯邦和帝國國力太強,相互間雖然敵視,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太小,剩下的選擇只有往外推。前些日子MR243的挑釁行動,以小國截斷航道做出兩敗俱傷的姿態宣告失敗,擺在玩家臉上的也就只剩下一條路——拿下賽格伊斯。
賽格伊斯沒什麼資源,卻為周邊小國提供了安全保障。說起來讓海盜提供安全保障挺可笑,不過事實就是隻要肯出錢,賽格伊斯擁有比任何安保公司都強大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在太空裡,最大的優點是海盜們接受任務後不會抱有任何政治圖謀,沒有隱患。
可以說賽格伊斯的存在,維持著這批小國家沒有互相吞併成一個整體,只要拔掉它,小國為了安全會大幅度強化武備,給“非官方摩擦”留下足夠的“口糧”。
賽格伊斯的存在已經有很長時間,日暮王朝雖是帝國最大的玩家群,有著比其他玩家更緊迫的資源需求,也不敢對它掉以輕心,自己去給所有人開路更是想都別想。不能犧牲自己的利益,又不能隨便把首先攻破賽格伊斯的甜頭讓出去,戰術上就要迂迴一些了。
行動前幾天王朝將塗料的事情在賽博斯要塞中大肆宣傳,合作工廠出售塗料時王朝也順便撈些宣傳費。另一面也緊急召回在外瞎混的各隊,開始進行改裝。
如此一來,只過了幾天,就有玩家艦隊徑自去死亡之海探險了。
日暮王朝的改裝進度很慢,訊息面主要盯著玩家中的其他幾個大團體,而各集體首腦們都打的差不多的主意,先觀望看看雜魚們能不能在賽格伊斯有所收穫,同時透過他們的經驗也能預先制定對賽格伊斯的進一步作戰策略,只要其他大團體不行動就能一直按兵不動。
肖恩帶領的是一支規模較大的僱傭軍艦隊,或者稱之為聯合艦隊更合適,艦隊裡的一百艘船由二十個小團體提供,現在有超過二十艘護衛艦,幾乎能直接對抗大部分BOSS。肖恩等玩家經常合作,協作性也強於普通玩家的艦隊群。
進入死亡之海看起來危險,不過一旦等到全面開戰,貨船、武裝商船等帶有豐厚物資的船肯定要回避,在聯絡都成問題的地區對這些船作案几乎沒有後患,所以玩家剛剛開始行動的幾十個小時裡是最容易撿到便宜的,案例也可以參考MR243不久前的航線襲擊事件。
肖恩帶領的聯合艦隊正是看中這點,才不惜在剛剛完成塗料改造,死亡之海情況還不夠明朗時就踏上了征途。他們沒有大公會的情報能力,但是透過“論壇”的逆天訊息流量,還是對賽格伊斯各方向進出路線有所掌握。
憑著一份論壇中流傳的貌似是手繪的路線圖,艦隊長驅直入,在死亡之海里成功襲擊了兩個運輸艦隊!
也不是手繪路線圖有多靠譜,更不是粒子風暴失去了電子遮蔽能力,純粹是因為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根據艦載主機的計算,兩次成功襲擊的地點與預定航道的偏離程度分別為三十和八十萬公里。
八十萬公里在常規地區已經進入雷達、感應器的高敏探測區,可在死亡之海,該距離屬於探測外,能被他們打到,只有兩個原因——線路圖不對或艦隊不知不覺的偏航了。
兩次成功襲擊下來,肖恩艦隊也有了很多收穫,不止是物資,也包括賽格伊斯在死亡之海玩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