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潘文摸了摸眉心的疤痕,一會兒後還是搖頭:“你找我說事情,大概已經調查過我名下的戰艦了,但是這件事恐怕幫不上忙,因為我的船大部分都在執行另一個長期任務,不可能自己跑去給你們做保安吧。”
客戶經理明顯有些失望,但是她遇到這種事情應該也不是第一次,馬上整理好情緒,說了幾句客套話將潘文和艾爾莎等人送出營業廳,甚至都沒有要求籤訂保密協議之類的——也許銀行巴不得大船主們把事情散播出去,讓他們能少費些口舌。
回到黃金號上,讓艾爾莎幾個去船上玩,打發娜傑日達做出航準備,把自己關在艦長室後,潘文的眉頭又鎖起來。
他已經決定不參合銀行的事情,也不可能反悔,畢竟MR251海默星D21衛星還有他的股份,根本不可能抽出多少力量花幾年跑去銀行賺一筆出來。
讓他有些不安的是KT14恆星點燃的事情。
第二世界是個完整的社會,它的每個紀元都會經歷一個迴圈,從開始、發展、****,再到毀滅,其中僅僅最後的毀滅算是個變數,決定是否會自我毀滅,取決於各方勢力在大混亂後能否維持一個不算太脆弱的平衡,雙子星傳奇時代就因為能達到平衡,讓聯邦和帝國兩個龐然大物在過度到新時代後仍然是時代的巨人。
而****是必然會經歷的環節,潘文原本理所當然的認為一切****之源都會是玩家,或者想他一樣會突施怪招造成巨大影響的傢伙。可是按現在的局面看,帝國和聯邦非常剋制,即便是都遭到到邊境打擊,仍然只是將玩家之間的衝突儘可能全部匯入到MR241區域。
玩家能記憶無損的復活還能“變錢”,帝國和聯邦的策略讓雙方各具優勢,他們想徹底分出勝負沒有強大的外力加入是不可能的。
但今天銀行裡聽到的訊息讓潘文有了新線索。
誠如客戶經理所說,恆星點燃後的不穩定階段會極大的干擾現有人類社會的超遠端通訊,哪怕慢一點,但可以預想的是被影響到的範圍就會與整個人類社會發生資訊脫離或嚴重遲滯,而實時資訊卻是現代國家統治社會甚至是獲得周邊情報最為依賴的工具。一旦發生那種狀況,大國分崩離析都算好的,怕是什麼蛇頭都會有佔山為王的機會。
假如大混亂真是因為星際聯合銀行建造穩定器計劃失敗而蔓延出來,按第二世界管理層的意願,大銀河時代內部系統時間至少要有兩三百年。
問題是玩家們哪裡可能等到那時候,以現在的情況,要不了多久帝國方的玩家就會掏出少量護衛艦,最多有幾年的時間就會導致聯邦玩家依賴低成本恢復戰力無法跟上帝國方的腳步,或許在那之前就會調整戰艦開放策略。一旦雙方玩家普及到護衛艦,別說是軍隊,神仙來了也是個屁,那時他們絕對會幹出更多隻是遵從他們自身意志的事,兩個大國被動的被帶入戰爭泥潭中可能性很大。
也就是說KT14恆星點燃時,MR這邊,人類社會最大的兩個國家已經開打了,那還不算大混亂嗎?
“嘖,怎麼快變成哲學問題了。”潘文自言自語的吐槽自己。
站起身,到工作間的實體的立體星圖旁看向KT14,實體星圖是個磁浮的模型組,會跟真星圖一樣每個恆星系有各自軌跡,算是個裝飾品,但偶爾也有其他用。
手指在桌子邊光線模擬的鍵盤上按了會兒,KT14的中心亮起,各個小星團下面的桌面上以KT14為中心,顯示出一堆大大小小的箭頭。
看了會兒潘文搖搖頭,還是沒搞明白,它的影響是真的要幾十年才能到達MR243,其他星系更別說了,到251甚至要兩百多年。難道是他臆想過度,大混亂其實跟KT14恆星點燃沒一毛錢關係?
搞不明白的哲學題自然只能放下,接下來,他得帶些貨去MR251給隊友們,其中有部分是卡瑞達訂購下來順便帶去的,還有點小玩意是潘文自己出錢買的,希望能讓萬事不順的D21開發少點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