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一年之內,你可以研究出你課題研究的那種藥物麼?你確定這種藥物,傑傑可以使用並且起效嗎?”
顧川久知道,喬麥麥這些話,暗示的是什麼。
她在想,不手術,藥物治療。
可是,她的研究課題還沒有完成,甚至連如何製作這種特效藥的頭緒都沒有,如何讓傑傑使用?
這就像是一個概念,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個沒有完成,甚至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的概念,而冒著病情惡化的風險去等。
童童的情況雖然是嚴重的心臟病,卻並不等同於先天性心臟缺失,只是嚴重程度類似,童童可以等,也等得起。
若是有人能研發出來一種藥物,讓先天性心臟缺失這種情況嚴重的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病情治療,那將會引起全球醫學界的轟動。
不是顧川久不信任喬麥麥的能力,而是這種藥物的研究,真的不是一時半刻能夠研究出來的。
就算是他本人協助喬麥麥一起研究,也沒有把握能在一年之內,研究出來可以用於孩子身上的藥物。
喬麥麥沉默。
是啊,現如今她的研究課題還只是一個ppt一樣的概念,怎麼能異想天開的要人家的孩子等她的藥。
若是最終等來的藥對孩子病情沒有幫助,那麼這百分之三十的成功機率,恐怕早就掉打了個位數。
到那個時候,孩子才是真的沒有什麼生存的希望了。
“不能做心臟移植嗎?”喬麥麥開口問。
按理說,心臟有問題,做心臟移植手術難度會小一些,成功率也大。
心室重建難度要比這個大很多。
“這個孩子情況特殊,很多捐贈的心臟免疫配型都與他自身的情況不符合,他們已經等了很久的心臟了,依舊沒有辦法等到可以和傑傑匹配的心臟。”
“若是用不夠匹配的心臟進行手術,手術後排異反應嚴重,一樣活不下來。”
喬麥麥深吸一口氣。
原來是這樣。
所以,必須這樣做手術,才能讓孩子存活率更高。
畢竟稀缺的免疫體質,也許一生都等不到一個匹配的配型。
與其越拖越嚴重,越拖手術越難做,不如早點做了手術,成功率也高一些。
“我會好好檢視孩子的病歷,爭取好好配合你完成這臺手術的,這個孩子年紀還小,他還有很美好的未來。”喬麥麥認真的這麼說著,就想要爬起來去仔細看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