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古玩這一行暗藏著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別人不說,就說楊燈的老爸楊一眼,就因為看走眼了一個物件,傾家蕩產不說,還剜掉了自己的雙眼。
唐豆沒敢跟楊燈詢問其中的細節,不過抓機會詢問一下師父那也是必須的,畢竟,楊一眼現在可是他的準老丈人。
又是一整天,唐豆和楊燈兩人陪著老爺子和德哥把夫子廟古玩街轉了個通透,老爺子邊看邊講,從物件本身的材質、做工、風格,再到物件製作時的歷史背景,人文文化,簡直就如同一部百科全書一般信手拈來,這一圈走下來令三個人都是獲益匪淺,只可惜這條街跟所有的古玩市場全都一樣,一百個物件裡也難得有一個真品,就算前人後仿的也是少之又少。
唐豆抱怨古玩這一行仿品贗品太多的時候,周老呵呵一笑說道:“其實這也正是古玩這一行的魅力所在,真亦假時假亦真,所以行中才會流傳這樣一句話,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其實仿品跟贗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歷朝歷代,官仿製作出來的物件甚至比真品還要精美,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拍賣會上會出現仿品的價格拍過真品的現象。當然,仿品也是要看年代的。宋代盛行仿春秋,明代盛行仿秦漢,清代盛行仿唐宋,這時期就出現了很多珍貴的官仿作品。”
唐豆點頭受教,心裡卻在琢磨回頭看看這官仿的物件是不是比較容易搞到。
周老以現場授課的方式帶著三人在古玩街轉了一天,雖然是走走停停,畢竟年歲已高,身體也是有些吃不消了。
楊燈回店裡看店,唐豆送周老和高明德返回下榻的酒店,一起吃了個便飯。
送周老返回房間後,唐豆才有機會向周老詢問楊一眼的往故。
周老似乎不願意揭開這一段往事,他沉默了許久,才望著唐豆說道:“關於這件事情最好還是等你將來到名遠家裡的時候,名遠要是願意跟你說,你自然就會清楚。我能跟你說的只有一點,名遠不是輸在物件上,而是輸在了識人上。在古玩這一行裡,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就算是患難兄弟,在鉅額利益面前,也可能會抵制不住誘惑,在背後捅你一刀。”
唐豆似乎已經明白了當年的楊一眼遭遇到了什麼,他深深的點了點頭:“師父,我懂了。”
周老輕輕搖了搖頭:“你還不懂,做人最忌諱的就是一個貪字,若無貪念,則百邪不侵。當你貪念生起的時候,你的半隻腳就已經踏在了危險邊緣,再邁出一步,輕則摔一個大跟頭,重則摔個粉身碎骨。”
唐豆點了點頭,他知道周老說的絕對是金玉良言,可是,周老這個貪字所代表的內涵貌似跟他沒有太大的關係。
古玩行買進賣出考究的是眼力,賺的就是其中的差價,有明著撿漏的,也有暗著撿漏的,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買賣二字。
可是這買賣二字到了唐豆這裡卻被簡化了,在他這裡只有賣沒有買,人們就算打破腦袋也想象不到唐豆竟然可以穿越到古代去淘弄物件。
沒有買,唐豆自然就不會掉進別人設的套裡,也不會打眼買著什麼贗品。
物件多好,對哥也沒有吸引力,你賣一億和賣一塊對哥來說都是一樣的,惹急了,哥嗖的一下飛到那個物件的朝代去整一個回來,咋滴?就你有?哥這還有呢?
接下來的幾天,唐豆楊燈二人陪著周老轉遍了金陵市其他的兩個古玩市場,高明德則被周老轟走去忙自己的事兒去了。
周老其實是藉著把玩古玩的機會教給唐豆和楊燈做人做事的道理,其次才是古玩的鑑賞知識。這幾天接觸下來,周老對唐豆和楊燈二人的品行非常滿意,若非楊燈是老友的閨女,他簡直想要把楊燈也收為自己的弟子,不過就算沒收下這個弟子,周老也沒有一點藏私,甚至可說是傾囊相授。
楊燈底子厚,這幾天的工夫鑑賞水平噌噌的上漲。而唐豆相對就差了很多,不過周老說他對古玩有著一種得天獨厚的天分,那就是直覺。
周老選中一件仿得極好的物件考究二人,唐豆一上手就說感覺是假的,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卻很堅定,周老說,這就是天分。
楊燈雖然對這個天分之說有些不以為然,可是回想起唐豆兩次在鬼市淘寶拿回來的物件,也不得不承認唐豆確實是運氣不錯,拿回來的東西竟然全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