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太子親征,可大大提升我軍士氣。亦可讓匈奴看到,我朝打擊侵犯之敵的決心。”
慶帝點了點頭,似乎是認為楊文淵所言有理。
見狀,劉玄不幹了。
這麼好的一個,能夠削弱太子權勢的機會,怎麼能輕易的放過。
“楊大人,你說的雖然有些道理,但是劉啟若是帶兵,不勝匈奴,又當如何?”
楊文淵依舊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
“大皇子這就要問問太子了,老臣依稀記得,當初太子言說要帶兵遠征匈奴時,曾立下過軍令狀,如若不勝的話,怎麼...老臣糊塗了,怎麼還給忘了。”
你大爺的,這麼重要的事你能忘了?
“父皇,兒臣確實立下過軍令狀,曾向您說過,如果此次遠征匈奴不勝,甘願去那匈奴處,當做與之講和的質子!”
劉啟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楊文淵這麼說,反倒是在幫助自己。
只要是軍權還在手中,那就沒有問題。
倘若這一點沒有了,那便沒有了依仗。
而且,只要是戰勝了匈奴,自己便算是為大慶立下了大功一件,至此,太子之位,才可更加穩固。
慶帝眉頭微皺。
若是此時同意了劉啟帶兵出征,到時真的輸了,那可就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了。
兒啊,你就當真這麼有信心?你可要知道,兵者兇也,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問問劉啟自己,是什麼樣的態度,但凡他有一點猶豫,自己此次,就讓韓老將軍親率兵馬出征。
“劉啟,朕再問你一遍?你當真是要帶兵遠征匈奴嗎?你可要想清楚了,軍中無戲言,倘若你此次出征,要是輸了的話,朕,可是要問你的罪的。”
讓他沒想到,劉啟居然連一絲一毫的猶豫都沒有。
“父皇,兒臣心意已決,這次必然是要親率我鐵軍,遠征匈奴,揚我大慶之威!”
“若是不勝,兒臣甘願受罰!”
第一個讚揚的聲音,卻是從楊文淵的口中喊出來的。
“好,殿下英勇!”
“老臣斗膽言問一句,殿下打算何時出征?又打算用多長的時間,打贏此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