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韓鍾老將軍也隨之表態,不過說的比較委婉。
“陛下,如若信的過老臣,老臣願帶兵前往,至少老臣年輕時,跟隨過樂將軍,有過跟匈奴交手的經驗。”
聽著武將們接連請戰,劉啟心裡一陣難受。
要是父皇同意了任何一人的請求,自己之前的計劃,豈不就前功盡棄了。
說不定,還要將要將自己的兵權,重新收回朝廷。
眼見著慶帝開始慎重的思考起此時,劉啟的眉頭越發凝重。
但就在這時,楊文淵卻忽然進言。
“陛下,臣認為此時不妥。”
慶帝有些疑惑。
“哦?楊大人有何想法?”
“陛下,老臣以為,韓老將軍雖有經驗,但也是多年前了,我大慶在變化,匈奴也在變化。如此,可以這麼說,我們現下,根本就沒有與匈奴對戰的經驗。”
“既然如此,殿下帶兵前去,跟各位將軍前去,又有何太大的區別呢?”
劉玄呵笑一聲。
“當然有區別了,將軍們至少帶過兵,太子卻是連兵都沒有帶過。”
楊文淵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大皇子此言差矣,我朝先帝創立慶軍之初,也不過就是一文官。但先帝運籌帷幄,指揮得當,用兵如神,縱然沒有過親戰沙場,卻也創下豐功偉績。”
“既然太子一直主張親自帶兵,想來必然早有方略,加之有將軍們的輔助,軍務之經驗,自然能夠彌補。”
“經驗嘛,都是慢慢歷練出來的,誰也不是天生就有。太子年紀尚輕,藉此機會有所成長,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劉啟有些懵。
這楊文淵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怎麼忽然替自己說上話了?
不對,不對,這老東西絕對不會有這麼好心,他肯定是在某個地方,等著我呢。
還沒完。
“陛下,依老臣所見,太子帶兵,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一來,可彰顯我大慶之威,告訴那匈奴,我朝皇室,絕不是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