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直言詳詢,章煦擔了“先生”之名,遂也不再藏私,坦言道:“殿下,在微臣看來,林家的態度,莫過於兩種。”
“哪兩種?”
“其一,林家確實不願意主導青苗款撥發一事。”章煦伸出右手食指,“林家的生意主要是在京城,從前雖涉及糧草生意,但不溫不火,因著去年的風花雪大賺了一筆,從而吞併了汴安城中所有的糧行,並藉此拿下了汴安之外原屬於那些糧梟的田產和生意。如此大張旗鼓的動作,林家卻最後把這糧行的生意都作為容王妃的陪嫁,最大的緣由,恐怕是貪蛇吞象,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把糧鋪均數當作陪嫁送了出去,借朝廷和榮王的權勢,慢慢地分化、吞併。因此,林家沒有多餘的心力,來應對青苗款一事。”
太子點了點頭:“這個說法,倒也合理。”
章煦繼續道:“還有第二種可能,林家有意參與青苗款的撥發,但是礙於皇上不願,或者說是敏慧郡主不願,故而君前推卻。”
太子皺眉:“這……可能嗎?”
“殿下,說實話,微臣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何以見得?”
章煦笑道:“殿下您忘了?林家這段時間在汴安城中,可是名聲大得很啊吶!”
太子面色一沉:“風花雪,摘星樓。”
章煦點頭道:“正是。風花雪的白蛇戲,摘星樓的拍賣會,微臣進京一路所見所聞,十有八九都與之有關。林家能擺這麼大的陣仗,不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所謂的‘沒有多餘的心力’來應對青苗款一事,微臣並不太相信。”
太子沉默片刻,而後道:“那如果是因為風花雪和摘星樓的生意,讓林家疲於應對青苗款的事,所以才拒絕,也不無可能啊。”
“殿下英明,確然也有這種可能,但是……”
章煦頓了頓,嘴角略略上揚,帶著點邀功的得意。
太子忙不迭地追問道:“但是什麼?”
“殿下忽略了一個人。”
“忽略了一個人?”太子心中疑惑,“什麼人?林謙?”
章煦搖了搖頭:“非也,非也。殿下忽略的這個人,今日也在御書房中。”
“御書房中?”
太子仔細地想了想,今日在御書房中,統共就六個人,排除皇帝、林若,還有他自己和章煦之外,剩下的只有兩個——黎焰和陳貫。
陳貫跟著明宗皇帝幾十年,最是瞭解明宗皇帝的脾性;至於黎焰,這個人……
太子一時間無法確定章煦所說的被他忽略的人是誰,但為了表示自己的英明睿智,沉吟半晌,試探性地開口問道:“先生想說的是……黎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