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440章 兩張照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0章 兩張照片 (1 / 2)

十五位諾獎得主,算上杜恪自己,一共十六位。

坐在會議大廳圓桌的第一排,其他學者依次坐在外圍座位上,這是類似於圓桌會議形式,因為圓桌中央是一臺全息投影裝置。蜃景科技最新開發的“蓬萊”全息會議系統,這個會議系統是從“海市蜃樓”飛船操控系統閹割而來,具備多人同步互動功能。

“來自國外的學者,國內學者,首先我代表華夏物理學會,感謝大家來參加本次國際物理學會議。”杜恪環視一圈眾人,緩緩開口。

蓬萊系統早已經啟動。

國外學者的耳朵上都戴著由科大訊飛開發的同聲傳譯裝置,可以精確、實時將杜恪說的話,翻譯成這些學者的母語。經過多年的改良,這一款同聲傳譯裝置,功能早已經強大到連方言都能識別,並有自動糾錯能力,讓跨國交流再無障礙。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修訂標準模型。”杜恪說著,隨手在面前的光屏上指指點點。

這是蓬萊全息會議系統的一部分,當他操作好之後,所有學者面前桌子上,都同時出現了一塊投影光屏。上面顯示出一張便與標準模型的圖表。

“鑑於從去年開始,超級環計劃不斷完成高能撞擊,撞擊出大量微觀世界的資料。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不斷研究,在《未來》、《未來·物理》,以及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都有新論文在不斷髮表。標準模型已經到了需要改良的時刻,十分迫切。”

雖然一手資料都在《未來》、《未來·物理》上首發,但是國外學者看到之後,隨後引用併產生的新論文,就很少投在中文期刊上——除了海外華人,國外學者就沒有會中文的。

繼續在光屏上指點。

他的操作,也被其它光屏,真切傳到每一位學者眼中。

“膠子傳遞作用的性質……Majorana費米子的重新定義……磁單極的驗證……電子三粒子的細分概念……夸克不可分割的證偽……這些都是我們此次會議需要討論的內容。嗯,大家可以在光屏上點選相關題目,然後會呈列出所有的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沒有客套與廢話,在座都是國內外知名的物理學者,來的目的就是討論科學。

所以在杜恪說完開場白之後,會議就開始正式討論課題了,一個一個大牛發言,表述自己的最新研究,以及自己能為標準模型補充什麼內容。

而杜恪則沒有繼續發言,他只是控制著圓桌會議中央的那塊全息區域。

那裡旋轉顯示著一個由粒子構成的龐大複雜體系,是標準模型的3D效果圖,每一次有大牛提供出足夠修改的內容,杜恪都會在這個3D效果圖上做一定的修改。

比起平面影像時代的侷限性,全息時代的顯像技術,毫無疑問可以更加真實的呈現三維結構,呈現出人類可以想象的結構極限。

標準模型也是經過好幾次修訂,才有瞭如今的標準3D效果圖。

“女士們,先生們,我要提出的修改意見,是關於軌道子的軌道位躍遷能量分佈傳遞內容。”一名諾獎得主,開始了自己的發言。

在早前的認知中,人類以為電子已經是最小的粒子,不可能再細分下去了。

後來發現,電子可以發生電荷自旋分離現象,可以分為攜帶自旋性質的自旋子,與攜帶電荷的空穴子;也可以分為自旋子,與攜帶軌道位的軌道子。故此按照這個理論,電子可以分為三層結構,外層空穴子、中層軌道子和內層自旋子,由此對電子認識更清晰了。

“我們都知道,電子並沒有辦法真正的‘看’到,我們總是會用電子模型理論來形容它,並且將它認為是一個一個電子,對計算有非常便捷的作用。”諾獎得主繼續闡述,“只是電子究竟是一個基本粒子,還是一個特殊的物質運動?我對軌道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按照這位諾獎得主的理解,電子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粒子”,只是一種特殊運動方式,這個特殊方式產生了電子的特性,比如帶負電荷、自旋12、具有固定軌道。當這個運動受到限制,它就會改變自身特性,比如說分裂出負電荷,分裂出自旋12性質,分裂出軌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