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恪心中有方案,想要籌備一座宇宙實驗城。
就是空間站的升級版本,以人造重力龍骨系統為核心,建在一座環繞太陽執行的城市,有效減少星球對於實驗的干擾,對暗物質、引力波的探測,肯定都要遠超地球任何一間實驗室。
不過。
這項計劃耗費太大,杜恪在稿紙上將想法寫下來後,再三斟酌,還是沒有計劃推動。
實在是國家目前負擔相當之重,他不好意思提及這個方案,而依靠自己個人的財力,則遠遠不夠推動此方案。故此只能將稿紙束之高閣,等待什麼時候真正踏入太空時代,再來推動這個方案。他現在還是得把重心,放在各個地面實驗室中,完善自己的理論。
“愛因斯坦追尋的大統一理論,由我來完成……”
就在杜恪為此而不斷奔波時,國慶黃金週已經過去,從去年國慶公佈智慧新城,到今年國慶已經過去整整一年,然而令民眾略微失望的是,反重力技術依然沒有開放民用市場。值得高興的是,國家已經批准首批三十五座城市建設反重力指揮中心,為即將到來的反重力交通做準備。
民用反重力飛行器,顯然要限高、限速並且限制出行區域,以及限制飛行道路,也就是虛無的立體高速交通路線。
在未來十年之內,基本上國家都會是反重力飛行器與普通交通工具並存的局面。
所以。
真要推廣反重力飛行器,交通規則該如何制定,如何確保反重力飛行器的交通安全,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人代會、政府會召開了好幾次,還在不斷的研究修正,遲遲無法出臺相關政策。
“想要推動新技術,也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不過杜院士,我們廬州市全體官員都願意承擔這個風險,這一次省裡支援我們申請反重力試點城市,希望杜院士您能多幫家鄉說說話。”市裡領導,親自登門拜訪,說起了反重力試點城市的事情,“我們廬州市科研立市,體量小好調頭……”
“費官員,我是廬州人,自然會幫家鄉說話,但是國家政策這方面,是有他們的通盤考量,我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非相關領域只能建言一二。”
“當然當然,我們很清楚這一點。”
同行的另一位領導,則笑著說道:“北上廣深體量太大,若是作為試點,必然會帶來很大的社會風險,我們的競爭對手十分明確,就是金陵、湘沙、中原城和錦官城……其中錦官城估計希望也不大,人口規模已經突破兩千萬了,最合適的就是我們廬州市。”
廬州市從2020年正式邁入千萬人口之後,就一直保持著這個體量。
杜恪點點頭,說道:“各位都是家鄉的父母官,我提一點要求吧。”
“您說。”
“一旦廬州市成為反重力試點城市,必然會面臨著交通工具的變革,公共交通工具都好說,無非是換了一種乘車方式。但是對私人交通工具的衝擊,就得斟酌再斟酌了,我們廬州市人均還不夠富裕,還是有很多人十分依賴一輛車跑運輸、拉貨,這方面的安置不能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