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324章 松科四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4章 松科四井 (2 / 2)

候院士飽含熱情的介紹著松科四井工程,試圖調動起杜恪的興趣。

地球在不斷的變遷,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時代。其中新生代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中生代分為二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新生代的標誌生物是哺乳動物與人類。

中生代的標誌生物就是恐龍。

研究地質並非要深鑽,畢竟地震、火山噴發等板塊運動會將不同時代的地質層暴露出來,比如人類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過魚類化石。

深鑽可以研究地質,但更多還是研究地球內部的資訊。

對礦產資源形成與分佈,對地球板塊運動等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聽完候院士勾勒的藍圖之後,杜恪回應道:“理論上我對松科四井加入華夏前進計劃沒有異議,我們人類對地球內部的研究確實太少,但是具體能不能入選,這不是我可以保證的。”

“沒關係,沒關係,只要杜院士你肯開口推薦,我相信松科四井一定能入選華夏前進計劃!”候院士信心十足。

“可以。”

同樣留候院士在家吃了晚飯。

等候院士離開,杜恪還在思考松科四井的問題,他支援松科四井開鑽,並非是因為好奇心,好奇地球遠古時期究竟是什麼樣子。而是考慮到人類對星球的認識太少,未來註定要跨越太空,尋找新的星球殖民,那麼連地球都弄不明白,怎麼弄清楚新的星球。

對地球都分析不透徹,又如何透過少量的天文資訊,來判斷尋找的新星球是不是真的適合人類居住。

所以不要求太多,至少需要把地球的地質分佈弄清楚,以及地球內部結構所發出的各種訊號弄清楚,從而比對其它星球發出的訊號,得出這些星球的基本資訊。

這樣才不至於把一個純粹的鐵球,當作岩石星球,把一個純粹的水球,當作綠色星球。

畢竟這些星球距離人類太遙遠,星際旅行一趟可能需要幾百年,就因為資料推導失誤,誤判了星球的宜居可能性,造成的時間損失是巨大的。

“各行各業都在發展啊。”

“一項技術的發現,往往帶動著很多行業的共同發展。”

“我在奇幻世界發現的這些黑科技,正在不斷醞釀著更大的價值……就像亞馬孫平原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風暴……這一切的科技大變革,都是我這隻蝴蝶小小扇動翅膀造成……不對,我不是蝴蝶,我是雄鷹,是巨龍!”杜恪自得一笑。

感覺前途一片光明,星際時代,似乎並不遙遠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