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科院的下屬物理所裡,杜恪見到了正在準備發言稿的曹軒庭。
“老闆。”
“忙呢,老曹,你先回實驗室吧,把250K矽金超導體整理一下,可以發論文了。另外今年以實驗室的名義,報一下國家自然科學獎。”杜恪說道。
曹軒庭聽後一震,頓時大喜:“可以發論文了?”
“嗯,可以了,對了,你論文早寫好了吧?”
“嗯!”曹軒庭直接掏出了寫好的論文,“請老闆斧正。”
杜恪接過來一看,論文上的署名很有意思,通訊作者自然是杜恪,然後第一作者,杜恪的名字也在第一位,與曹軒庭並列一作。
態度很令人滿意,所以杜恪從自己的上衣口袋掏出鋼筆,直接把自己第一作者的名字劃掉:“我就不列共同一作了。”
曹軒庭聽後,更激動了。
杜恪簡單翻看一遍,說道:“老曹你的論文功底沒什麼好說的,直接寄給Nature吧,我跟編輯推薦一下,爭取下一期就發表出來。不過老曹你要心裡有數,這篇論文刊登之後,關於矽金超導體的科研競爭,就不僅僅侷限於國內,而是世界範圍內一起競爭了。”
“老闆放心,我有這個自信,我們對杜恪晶陣的瞭解是世界最好的水平,沒道理懼怕跟國際上競爭。”曹軒庭這幾天大概PPT說太多,自信心那是嗖嗖往上竄。
“行。”
超導是一個社會性的大課題,矽金超導體發論文後再申請專利,就能圍繞這一點做出一套專利壁壘,以後別人想要繞過去會十分困難。
比起電漿炮、杜恪領域、光籠技術來說,超導軍事性比較弱,可以不用那麼保密。
“另外,老曹,我要把你負責的專案組拆分一下,你帶一批人專門負責矽金超導體的研究。讓陳威帶一批人,負責矽金半導體。”
“我沒意見。”曹軒庭點頭,事實上同為博導的陳威,平時就不服氣他,合作時並不愉快。
大家都是年輕俊傑,都是優青、青年長江,科研成果也都差不多,自然誰也壓服不了誰,索性分開來。曹軒庭自忖超導比半導體有前途多了,自己鐵定不虧。
“行,就這樣定了,我讓田瀾給你安排飛機,你現在就回去吧。”
“嗯!”
送走曹軒庭,杜恪又給陳威打去電話,告知他讓他單獨負責矽金半導體專案組,電話那頭陳威自然興奮不已,副組長和正組長顯然大不相同,身為正組長,論文上他就能署名第一作者了。所以哪怕從前途遠大的超導專案中剝離,他依然可以接受,半導體一樣有前途。
搞定了兩位博導,杜恪這才前往物理所開會。
身為實驗室老闆,他的日常工作,除了安排課題之外,就是協調好下屬的研究人員,這考驗的是他的領導藝術,目前來看,他做的還不錯——當然,如此順利,很大原因是他身為諾獎得主、兩院院士、國家實驗室主任帶來的權威,讓眾人不敢質疑他的安排。
“杜院士。”
“杜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