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不是影響因子最高的SCI期刊,但絕對是讀者最廣泛的SCI期刊。
所以當Nature最新一期,刊登了250K常壓矽金超導體論文之後,迅速引發了整個國際科學界的震動。媒體也聞風出動,跟著起鬨。
“劃時代!華夏杜恪團隊攻克常溫超導難題,人類即將進入超導時代!”——明日頭條。
“近日,由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成功研發出250K常壓超導材料,這標誌著即將迎來室溫超導,大大推動科技跨越式進步。”——路邊社。
“預定明年諾貝爾獎的超導新材料,由華夏殿堂級科學家杜恪領銜團隊攻克!”——。
“鑽研電漿武器的天才改邪歸正?室溫超導誕生,由杜恪領導的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完成,Nature編輯部認為是爆炸性的成果。”——法舊社。
“新能源革命的發起者杜恪,再度帶領團隊完成超導成就,未來社會是否要進入零損耗的能源新時代?”——。
“破解材料難題的終極秘訣——杜恪晶陣!”——米聯社。
“華夏率先攻克室溫超導,米利堅大統領連發三條推特,稱讚這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已經向杜恪發去好朋友的祝賀。”——CNN。
250K常壓矽金超導體,明明第一作者是曹軒庭,奈何所有人都盯著杜恪,彷彿新聞不帶上杜恪就沒銷量一樣。實在是杜恪這個名字家喻戶曉,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科學偶像。就像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霍金一樣,科學成就先不說,但名氣絕對是三歲小孩都有所耳聞。
何況杜恪還是通訊作者,在國外科研人員眼中,通訊作者地位要高於第一作者。
因為通訊作者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書,也是對外聯絡人,更重要的是通訊作者擔負著論文的可靠性責任。
更多的記者蜂擁向電子流實驗室。
杜恪帶著曹軒庭,召開了一次記者會。
“杜恪博士,常壓下250K實現超導效能,是一項非常顛覆想象的科研成果,目前僅有電子流實驗室做出來,很多人會關心你們反覆論證過,這其中會不會有誤差?”一名老外記者率先發問。
杜恪回應道:“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驗室再重複試驗,或許再多幾天,你們就能看到實驗證實的訊息,所以毋庸置疑。”
雖然身上只有小號的心靈戰甲,但簡單的復刻能力還是有的,所以第一時間杜恪就接觸了矽金超導體和矽金半導體,對效能引數瞭如指掌。
自然不用擔心是曹軒庭他們造假。
“杜克博士,您是在什麼樣情況下,發現杜恪晶陣的特殊效果?”
“就是腦子裡想出來的,沒有特定的環境。”
“杜恪博士,250K常壓……”
“關於矽金超導體的問題,都由曹軒庭博士回答,你們直接問他。”杜恪擺了擺手,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風頭,沒必要搶著上,多讓下屬露露臉,才能展現出領導的風采。
接下來他也只是簡單回答了一個問題,剩下有關矽金超導體的問題,都讓曹軒庭代為回答,便結束了這場只有一個小時的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