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青州兵> 第四十九章 丈八左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丈八左豹 (2 / 2)

劉備如今還年輕,雖有些城府,尚不及日後之深沉,在涿縣他又是一方小霸,身上帶有輕俠之氣,亦小看劉校尉,口中不言,心中想道:“這等庸人也能職掌北軍一校,位居校尉,吾輩英豪卻苦無出頭之地!可嘆可嘆。”

劉備沒有學過兵法,老實說,他對行軍打仗並不精通,不過雖不精通,卻不妨礙他鄙視劉校尉。

就像曹操、孫堅在見識到了北軍的那幾個校尉和皇甫嵩、朱儁麾下的那些州郡名士的才能後,覺得他們也不過如此,由此少了幾分對漢室和天下英雄的敬畏一樣,這會野心勃勃的劉備和有虎狼之勇的關張在見到如雷貫耳、名聞已久的北軍校尉居然被同等兵力的黃巾擊敗後,亦頓生輕視之意。

這次黃巾之亂不僅動搖了漢家本就腐朽的根基,而且一下挑開了漢家身上的遮羞布,參與平叛的這些校尉、司馬們無不是朝中的“勇將”,地方的“名士”,在戰場上卻大部分表現平庸。曹操、劉備、孫堅、董卓等等這些日後的諸侯裡有很多人也參與了此次的平亂,漢兵的表現盡落入他們的眼中,也不知在他們中有多少人和曹操、劉備一樣從此暗自蔑視朝廷王師?

這些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後而起的邊章、韓遂等等之亂卻絕對有這個原因在。

……

劉校尉大敗歸營,皇甫嵩於當天下午再次召開軍議。

跟從皇甫嵩後來諸將今天上午親眼目睹了、丈八左豹等騎的勇悍,盡數收起了驕兵之氣,不敢再小看冀州黃巾。儘管上午的大敗略微有損士氣,但在注意到諸將不再輕視敵人、態度改為慎重之後,皇甫嵩還是很滿意的,心道:“驕兵必敗。我部轉戰數郡,平定兩州,部將自恃有功,多有驕兵之氣。冀州黃巾,大賊也。以我驕兵敵之,恐怕會落敗。現如今透過上午一戰,改變了諸將驕傲的態度,卻倒是好事一件。”

別看皇甫嵩在諸將面前從來都是晏然從容、胸有成竹的模樣,實際上他承受的壓力很大。壓力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國,一個家。

國即漢室,他奉朝廷之命、統數萬之兵平賊討逆,成,則為漢家功臣,青史留名,敗,重則漢室可能因此傾覆,輕則他本人免不了下獄抵罪。家乃家聲,皇甫氏世代將門,他的父祖們威震西州,這份名望來之不易,如果他戰敗,不但個人受罪,還會連累家族。

國與家都在他的肩膀上,他的壓力怎能不大?所以自潁川以來,每一戰他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勝仗打得越多,他越是提醒自己要謹慎小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這黃巾還沒有被徹底剿滅,只要這最後一仗還沒有打,只要張角還沒有伏法,他就不能大意。

可是,他只能管住自己,卻管不住諸將,麾下的諸將雖然因為敬愛他的威名而對他畢恭畢敬,可他最多隻能在軍法上約束他們,對他們的常勝驕橫之氣卻是沒有辦法控制的,常為之憂慮。

卻不料今日劉校尉之敗,不但試探出了冀州黃巾的戰力,同時也改變了諸將的驕橫之氣,這卻是意外之喜了。

黃巾力士和丈八左豹的悍勇,一方面勾起了宗員、鄒靖、董旻、牛輔等的回憶,一方面震動了後來者諸人。較之昨日軍議,今天帳中的氣氛有些壓抑,聚於帳中的諸將皆沉默不語。

皇甫嵩心道:“過猶不及。沒有了驕橫之氣固然好,可若是因此灰心喪氣、喪失鬥志卻也不行。”因此笑顧帳中,說道,“今日劉校尉雖敗,在我看來卻是雖敗猶勝。”

梁衍問道:“將軍此話何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