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笑道:“臨戰交兵,豈有不敗之軍?一場小敗,無足掛齒。最主要的是看吾等從這場小敗中得到了什麼。”
“得到了什麼?”
“不錯……長史,你說說看,吾等從這場小敗中得到了什麼?”
梁衍忖思稍頃,答道:“經由今日之小敗,吾等了解了冀州黃巾精銳的戰力。”
“戰力如何?”
“黃巾力士不可小覷,丈八左豹實為勇將。”
“以你觀之,我軍中誰可勝過他們?”
“孫司馬若在,定然足以撲殺彼等。”
孫堅的猛鷙奮銳、上戰場不要命,皇甫嵩麾下的諸將是有目共睹,梁衍頓了頓,接著說道,“惜乎孫司馬從朱將軍去了南陽,而今……。”
“而今我軍中就沒有能勝過他們的人了麼?”
梁衍的目光一一落在帳中相熟的諸將身上,最後停在傅燮的臉上,說道:“傅司馬英武奮發,其部每每臨戰,所向無前,傅司馬部亦能勝過彼等。”
孫堅的猛鷙主要是來自他本人,傅燮部的善戰則大半是來自他部下的涼州兵,傅燮個人的勇武雖因自小習練騎射、擊劍而勝過常人,但並不是特別的出眾,而且在戰場上他雖然也不惜命,可畢竟比不上孫堅的那種勁頭,孫堅十幾歲就以勇揚名,在戰場上那是真正的不把自己的命當命,所以在皇甫嵩、朱儁麾下的諸將裡,說到“敢戰”二字,他遜於孫堅、曹操。
聽得梁衍此語,閻忠笑道:“傅司馬畢竟書生從軍,如果說誰能勝過他們……將軍,我有一人向你推薦。”
“噢?誰人?”
“鄒校尉部義從劉備。”
“劉備?”皇甫嵩怔了一怔,很快想起,說道,“便是那長臂大耳之人麼?”
閻忠點頭說道:“正是。”
“此人有賁育之勇?”
“這倒不是,他雖忠壯,然若論勇力亦只是常人,不過他部中卻有兩人,一名關羽、一名張飛,實有萬夫不當之勇,古之惡來一流人物!”
皇甫嵩知閻忠有識人之明,且不是個說大話的人,聞他此言,又驚又喜,轉問鄒靖:“鄒校尉麾下竟有如此豪傑?”
鄒靖心道:“關羽、張飛?古之惡來?”
劉備雖是他的部眾,但他堂堂校尉,秩比二千石,平時厚看劉備一眼那是看在盧植的面子和同州的情誼上,對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兩個人他雖也見過,卻印象不深,見皇甫嵩問話,他不敢隱瞞,答道,“靖部劉備的義從裡確有關羽、張飛這兩個人,但靖也只是見過他們,並不知其能。”
閻忠笑道:“我前幾日偶遇劉備,這數日閒暇時常相往來,每次相見,關張二人常從侍座畔,故我對他兩人之能略有所知。將軍,耳聞為虛,眼見為實,若是心中存疑,何不將他兩人召來,於帳前一試便知。”
“好!就依卿言。”
皇甫嵩當即下令,命召劉備、關羽、張飛入帳。
劉備這會就在帳外,仍如昨日,又是正站在日頭地裡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