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銀錢支出,已經實現了“全民醫保”的五星市民,在市醫館裡看病所花費的,比在私人醫館看病要便宜得多。
這種情況下,還有幾個人去私人醫館看病呢?
從大夫的角度來看,直接去市裡醫館上班,受人尊重待遇穩定,除了看病之外不用操其他任何閒雜的心,比自己勞心費力開個醫館還不一定能賺多少錢不是香多了嗎?
綜合這種情況,吐蕃藥商認為:這次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按照迦葉大師的說法:你只要把這些樣品擺在何巧手和扁無恙面前,他們就能給你開出一份採購清單。
吐蕃藥商感覺問:“採購的量能有多少?”
迦葉大師的回答是:“那要看你能送多少。”
這句話並不是吹牛。
正因為五星市醫療體系的高度一體化,所以何巧手和扁無恙她們就能大概統計和推算出整體的用藥需求。
要知道,這個“整體”的數量,可是五星市的幾十萬軍民。
說到這裡,迦葉大師忍不住指著吐蕃商人的那些羊說道:“光靠這些羊駝運的,根本不能滿足咱們的要求。對了,你為什麼要用羊來駝運貨物呢?”
吐蕃藥商睜大眼睛反問:“不然還能用什麼呢?您也看到這些路啊,根本就無法用車載。”
迦葉大師突然覺得這人是不是腦子缺根筋,於是好心提醒道:“為什麼不用牛、馬、駱駝呢?”
吐蕃藥商苦笑起來。
這是從無數次的失敗中總結出來的教訓。
曾經,吐蕃王也派出了由馬、驢、牛、駱駝、犛牛組成的運輸隊,希望打通和西域的貿易通道。
可是結果非常悲慘,上萬頭畜牲只有不到一百犛牛頭到達了和田,其它的全部都因為草料欠缺和缺氧生病等原因倒在茫茫高原上。
所以,能夠帶上穿越過這一片苦寒之地的,就只有這種分部於那曲、阿里及日喀則地區的馱羊了。
雖然這些羊載重不多,每隻羊只能馱20斤的物品,而且行走較慢,每天只能走20裡地,但卻有其他牲畜不具備的一些優點。
馱羊性格溫順,一個人就可以管理一兩百隻。把貨物綁在它們背上後,不管走再遠的路,途中都不用裝卸。
最大的好處就是,馱羊日行夜宿,沿途自己採食,不需要專門準備草料。即便路上有一些損失,也比不上價格更貴的犛牛。
這次只是帶樣品,如果真的是大規模運輸,那就是成千只羊一起走。
好在藥材並不重,按照一千隻羊每隻20斤來算,每次就能運送兩萬斤的藥材,加上來數字就不小了。
迦葉大師聽後大喜:“這可是行走的牧場啊!”
吐蕃藥商笑道:“正是如此。”
迦葉大師點點頭說道:“咱們五星市也有些好東西,到時候你們也可以帶回吐蕃呢。”
然後就給他介紹了五星市的防凍膏、皮靴毛毯、玉石等產品。
吐蕃商人聽後喜出望外,現在對他來說,只有最大的一個難題了:五星市負責醫療的官員會不會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