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恭這才說道:“天策上將。”
所有人又都愣住了。
當年高祖登基後,就是冊封聖上為天策上將。大家也都知道,這個天策上將可不是因為父子關係,而是李世明一點一點打出來的。換句話說,即便李世明不是高祖的兒子,以他所立的功勳,也足以獲得這個封無可封的位置。
但問題是,這個職務歸職務,法定繼承人確實他的大哥。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青武門事變了。
“知我者,河間王也。”李世明大聲叫了起來。
眾人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
李世明揚聲大笑道:“其實啊,你父皇我一輩子最高光的時刻,不是當上皇帝,而是被封天策上將。那才是我的人生理想。當年如果我大哥能信任我,也不會手足相殘。我現在的想法,就是把皇位讓給經兒,能再封我為天策上將,按新皇的策略,率精騎兵出九原,為我大儀朝開疆擴土!”
眾國公全都愣住了,腦子裡都只有兩個字:瘋了。
讓出皇位,自己當個舒舒服服的太上皇,這一點還多多少少能理解。但讓出皇位去當將領,這樣的事別說從來沒聽說過,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李經和一眾國公趕緊跪倒在地。
不待他們開口,李世明冷哼道:“當日也是朕這雙所謂的慧眼識才,親自提拔於奇正為破虜將軍,方致如今這局面。朕不去收拾,誰來收拾?”
獨孤無忌道:“皇上……”
李世明打斷他的話,獰笑著說道:“這一來嘛,奇正是朕的愛婿,朕怎能看著他孤身作戰呢?若真有個什麼閃失,朕的長陽公主豈不是要當寡婦了?”
眾人一聽這話,就知道這次出征草原之事已是確定了。皇家之中別說什麼女兒女婿了,就算了親生兒子又如何?李世明這麼說,是已經為“師出有名”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名”。再者,也為以後和於奇正翻臉打下了伏筆。現在天下人都知道了聖上對於奇正是多麼好,一旦有一天翻臉,不管怎麼說都是於奇正的不對了。
既然聖上已經決定出徵,勸是勸不下來的了,只能想辦法讓他打消剛才那個荒唐的念頭,派其他將領出徵。
不過,不待群臣開口,李世明就又說了:“這二來嘛,朕也要和朕那好女婿比一比,看看誰能先搗黃龍!”
在場的都是滿腹韜略之人,聽到這句話之後,一切都明白了。
誠然,聖上“比一比”這話不是假話,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作為最頂尖的兵家聖手,見到和自己同一個檔次的名將,難免不心癢癢的,有著一比高下之心。在過往,凡是敵對方,全部都被李世明幹掉了。沒幹掉的和他同檔次的,也只有李嘯恭和李青兩人而已。李嘯恭就不說了,李青是手下,更加不用說了。天下英雄,要麼為我所用,要麼為我所滅。
當今世上,達到這個檔次卻又既不“為我所用”也不“為我所滅”的,僅有於奇正一人。
從國家態勢來說,和於奇正打併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且現在也找不到好的理由。那麼只能採取另外一個賽法:看誰能殺敵更多。
不過再怎麼說,這話都存在一定的賭氣成分。作為雄才大略的明君李世明,不可能因為個人一時之氣,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因此,後面半句“直搗黃龍”才是真正說明了戰略必要性。
最新的密報已經把婁煩王和於奇正的談判情況彙報了回來,雖然很出人意料之外,但卻能推匯出以上的結論。
婁煩的和平談判雖然從眼前來看是好事,但也埋下了隱患。於奇正的這次追擊的性質,叫做“只能勝不能敗”。對他來說,只要敗,就是個死!
雖然不知道接下來的族群是個什麼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誰都不可能允許於奇正大軍全線透過,這種引狼入室的事傻子都不會幹。
加上不知道多久才能追上大蠻王,受制於後勤供應,於奇正自己也不可能帶上全部大軍。經推算,最多也只能帶三千精騎。
三千人,只要在途中任何一處被擊敗,大蠻王肯定重整旗鼓,反過來追殺於奇正。到那個時候現在放他們過關的這些部族勢必反水,於奇正根本就沒有機會逃回五星市,在前有阻攔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兵敗身死,連逃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