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皇上您該去搬磚了> 1025.記得小三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25.記得小三子 (2 / 3)

這話雖然沒明說,但大家都基本上猜到了。李嘯恭所說的“就小王自身”的意思,是李世明想效仿李嘯恭的做法。區別是一個當閒散王爺,另外一個當個不管事的太上皇。

李世明走到鄂國公面前問道:“尉遲,你還記得小三子嗎?”

尉遲將軍趕緊躬身答道:“臣如何能忘?”

歷史這本書太過厚重,能記錄的只是冰山一角。能被記錄的,都是極少數幸運兒。

在史書上描述的某某大戰中,只會記錄下參戰雙方的主要指揮官的姓名,就比如李世明、尉遲進德。對於某場戰爭中的其他人,只會是“殲敵多少,損傷多少”。沒有人能記錄下來在某場戰役中死傷的雙方士兵的所有姓名,但這並不代表著那些人不存在。

對於名將的記載,往往都是他多麼多麼厲害,一個人能打多少人。事實上,在那些沒有名字計程車兵中,有很多人比他們更為勇武。他們能被記錄下來,更多的是因為幸運。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有兩個人,甲和乙,兩人都有超越常人的力量和勇氣。

在最初的一場戰爭中,兩人都是最為普通的小兵,而且兩人都很勇敢。

戰鬥開始後,兩人都持著刀衝在隊伍的第一線,對敵人發起進攻。快到敵方陣地的時候,對面一陣猛烈的箭雨射了過來。因為箭矢太密集了,甲沒有躲開,當場就被射殺失去了生命。而乙卻福星高照,沒被弓箭射中,直接衝到了敵人的陣地。

這場戰役己方大勝,乙因為軍功升為了小隊長。

接著就是第二場戰役,乙看著身邊那些比自己能力不會差的小隊長紛紛被各種檑木弓箭射殺,而他就是命硬一直沒死,最後成為了一代名將。

當然,自己勇武過人是基礎。但有一點:並不是每個勇武過人的,都能最後成為名將。

有誰敢保證,黃巾軍中早早被箭射死的小兵中,就沒有一個人的武功比呂布還高?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為最後那個揚名立萬的人,除了自身能力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命運的眷顧。否則,就會和李世明口中說的小三子一樣,成為一個根本連名字都沒能留下來的小兵。

尉遲進德之武勇無須懷疑,不然聖上也不會說出“吾執弓矢,公執嗍相隨,雖百萬眾奈我何”這樣的話。但幾乎沒有人知道,有一個沒在史書上留下任何痕跡的人,其武勇不亞於尉遲進德。

這個人,就是小三子。

當年兩人都還只是伍長的時候,這個小三子和尉遲進德比過武,結果是尉遲進德比了三次輸了三次。

後來,在一次衝鋒中,小三子衝在前面,結果掉進了敵人挖的陷阱裡,身上被下面埋設的竹槍紮了十幾個透明窟窿,就此斃命。尉遲進德繞了過去,那場仗之後升為了能管十個人的什長,然後一步一步最後成為開國元勳。

不過,這也只是說明“運氣”的重要性,尉遲進德還是不理解聖上這時候提這個幹什麼。

李世明沉聲說道:“那你還記不記得,小三子臨死時最後說的那句話?”

尉遲進德一下子就記了起來。

身負重傷的小三子並沒當場死亡,而是失血而死的。小三子掉下去後,李世明和他就跳下陷阱準備把他救上來。但以當時那個出血量來說,根本就沒有救活的可能。小三子臨終前,笑著對他們兩人說:“既然當了兵,就沒打算活著。這樣也好,戰死是一個當兵的最好的歸宿。”

說完這句話之後,小三子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戰死,是一個當兵的最好的歸宿。”李世明閉上眼喃喃地重複著這句話。

一眾國公猛地一愣,心裡都猜到一點什麼,但又不敢確認。只有李嘯恭,渾身開始發起抖來。

李世明哈哈大笑起來,一一指著一眾國公道:“這些都是我過命的兄弟,咱們今兒個就把話說穿吧。堂兄,你直接說出來,四個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