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正準備回答“是”的時候,見母親的面色不善,當即改口道:“當然不是了。首功應該是我的親弟弟劉武,要不是他拼死擋住了叛軍,怎麼會取得勝利呢。”
“是啊,這世上遇到生死關頭,還是自己的骨血兄弟最靠得住。”竇太后說出這句話後話鋒一轉:“那我問你,周亞夫封為丞相,你準備賞給劉武什麼呢?”
剛剛從提心吊膽的戰爭中走出來,加上又喝多了酒,景帝脫口而出:“將來我死了,就讓劉武繼承皇位。”
竇太后和梁王聽後大喜,竇太后更是當場要景帝下詔。
景帝本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母親當真了。現在真要下詔,心裡便無比後悔,但現在反悔也來不及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作為親戚參與酒宴的太后侄子竇嬰上前道:“這個天下,是高祖打下來的。高祖規定了,帝位當父子相傳。陛下是沒有權利擅自將帝位傳給弟弟的。”
景帝當即就此下臺階:“對啊,我怎麼忘了這一出了。此事容我再好好想想。”
於是此事就此作罷。
竇太后非常惱火,事後除去竇嬰的門籍,不讓他入朝請安。意思就是說:老孃再也不想看到你!
這事之後,朝中就有大臣對景帝說道:“陛下,之所以出了這樣的事,是因為沒有立太子的緣故啊。現在只有早日立下太子,太后也就死了這個心了。”
景帝一聽,覺得這話有道理啊,於是第二年一開年,就將庶長子劉榮立為了太子。
後來,太子劉榮被廢之後,竇太后又對景帝說:“商朝的時候親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這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啊。我死了之後,就把劉武託付給你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舊話重提,讓景帝把皇位傳給劉武。
可這一次竇太后的計劃又被以袁盎為首的群臣給阻攔了。
後來,景帝立劉徹為太子,劉武的怨氣終於爆發了。他派人刺殺了袁盎等阻擾他立嗣的大臣,結果後來又被景帝查出了真相。
以上就是李世明對張淑妃講的“金屋藏嬌”的故事背景。
從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七王之亂後劉啟劉武兩兄弟間就生出了縫隙,加上一個疼愛小兒子的竇太后以及奉母至孝的皇帝,這家人的關係就很是那麼微妙了。
在她們母子之間,只有一個人和所有人的關係都是最為穩固的,那就是長公主館陶長公主。
對竇太后來說,兩個兒子雖然孝順,但怎麼都沒有女兒說起知心話那麼便利。特別是對他們兩兄弟的事情煩躁時,也只能和女兒說說了。何況館陶長公主是自己唯一的女兒,自然是愛寵有加了。
對皇帝劉啟來說,姐姐不會對皇位產生任何威脅。每次母親生自己的氣時,最好去打圓場的也就是這個姐姐了,因此也是哄著花著這個唯一的姐姐。
對梁王劉武來說,想要帝位就得靠母親,能在母親面前說得上話的,也是這個姐姐。
這麼一來,館陶長公主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家裡的很多矛盾也都是靠她來解決。比如劉武刺殺袁盎的事情暴露後,最終還是跑到館陶長公主家,由館陶長公主去說情才得到寬宥的。
皇家的家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天下的大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館陶長公主改變了歷史。
這館陶長公主可是個很有心計的厲害角色,把家人都哄得好好的。比如對那個當弟弟的皇帝,就給他送去過幾個美人,而且都比較受寵。這麼一來,自己的地位就更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