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秦始皇來說,這已經不僅僅是“長生不老”的問題了。
朕要抗天旨,改天命!
秦始皇就同時作了“戰”和“和”的兩手準備。
“戰”方面採取的辦法是效仿楚王,尋找在地下的妖族。依靠武力取得天下的秦始皇認為,不管是對妖族還是對神族,自身擁有強大的武力才是根本。
“和”方面採取的方案就是繼續派人去探訪仙人。
事實上不管是戰是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神仙”。如果連人都找不到,你說好話還是去打架都只是白扯。
去辦這件事的最佳人選就是盧生。
徐福給他提供了“過往記載”,盧生提供了“未來發展”。
現在徐福跑了,最合適的人也就是盧生了。
秦始皇剛開始對盧生說這件事的時候,對“得道成仙”充滿渴望的盧生欣然應允。
既然要派他找神仙,那就得把相關資訊告訴他。
盧生得知三頭六臂女神的事後,大驚失色。
人和人不同。
面對另外一個強大的族群,每個具體的個人做出的選擇不盡相同。
總的來說,有三種人。
第一種就是哪怕己方力量遜於對方,但也堅持著平等的姿態。狂傲的秦始皇哪怕明知現在人類力量不如神仙,從內心深處也是不願意屈從的。這一點,早在其自封“皇帝”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因為“三皇五帝”本來就是神仙,秦始皇敢提出自己“功過三皇得蓋五帝”,就是從根本上沒認為自己比神仙差。
第二種是瞭解到那些過往之後,對成仙完全失望。這種失望,一方面是對“神仙”真實面目的失望,另一方面是知道神仙不可能接納凡人——哪怕你再怎麼虔誠和修煉。但是,讓這種人無所畏懼地和神仙宣戰,那是萬萬不敢的。徐福就是如此,所以最終選擇了避開。
第三種人,是那種跪久了再也站不起來的人。面對另外一個強大的勢力,他們想的就是自己個人怎麼能削尖腦袋加入進去。為了這個私慾,哪怕背叛自己的族群也在所不惜。
盧生就是這種人,這就完美地解釋了之前的一個疑點。
他是這樣解釋自己逃亡的原因的:因為秦始皇權欲太強,所以我不幫他找仙人。
表面上看這話似乎沒什麼,但實際上卻有一個破綻。
管是統一天下還是高度中央集權的種種政策,都已經施行了很多年,秦始皇早就把權力牢牢的抓在了自己一個人的手裡。
故此,“權欲太強”是一件根本不用提的事情。如果是對這一點不滿,別說從一開始就不會同意做這件事,連“獻天書”之事都不會發生。
所以李淳豐認為,盧生“權欲太強”指的不是“人間的權力”,而是“秦始皇的權欲已經大到了要要統一三界”!
不管“統一三界”是秦始皇自身的意思,還是盧生的添油加醋,總之盧生說的這話,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他向天界投誠奉上的“自白書”。他也知道這麼做意味著和秦始皇決裂,但正好可以向天界表達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