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鸞現在並沒有想他,她的腦子裡現在想的,全部都是怎麼應對眼前的事。
根據現在瞭解到的情況,獨孤皇后已身患重病,而她現在最在意的,就是獨孤家族以後的榮辱。
這是一次機會。
在秦曉鸞的堅持下,閻本德還是按照她所說的,第二次上報,還是隻報上了別野區的建設部分。
聖上很生氣,親自召見了閻本德和秦曉鸞兩人。
“聽好了!”李世明沉著臉說道:“朕要的,是一座完完整整的新城,而不是某一個部分!”
閻本德噤若寒蟬,秦曉鸞開口了:“聖上,這事委實難度過大。”
不等李世明發火,秦曉鸞繼續說道:“其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只是……”
“只是什麼?”李世明神色稍緩。
“我還是說說這件事最大的難度所在吧。”秦曉鸞說道。
儘管在設計、營造等技術和工藝方面都存在不小的難度,但這些都能解決。所以,最大的難度在於“時間”。
因為聖上要求的是一年內完工,那麼在材料、人工方面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這麼大的專案,光是憑藉營造署,是肯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即便將等級上升到工部層面,也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民夫的徵調,是戶部那邊的事情。再比如外地的石材等材料的調撥,也是要透過地方政府進行。
“朕明白了。”李世明說道:“朕這就下一道詔書,令相關人等必須無條件配合你們。”
秦曉鸞微微搖了搖頭,咬了咬下唇,欲言又止。
“愛妃還有什麼問題,大膽說出來。”李世明繼續問道。
秦曉鸞這才講了起來。
有了皇帝的詔書,當然各級官員都不敢怠慢。只要是在正常流程時間範圍內,就不能說這些官員失職。可是,這並不是最快速度。除此之外,還有運送材料的道路調配、疏導之類的問題,必須要有個威望高的人進行總控。
工匠地位不高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即便是已經做到工匠能做到的頂級,也就是將作大匠的閻本德,在其他官員眼裡也不過如此。由他來總控的話,壓不住那些官員。
李世明的眼裡射出兩道電光:“你的意思是,由太子來負責督造?”
他這麼想,自然是合乎情理的。李經出面,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對營造總控,李經也有了荊州城的經驗。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初荊州城就是李經和秦曉鸞他們一起修建的,在溝通協調方面沒有任何障礙。
只是……如果秦曉鸞真這麼回答,李世明已經做好了拍案而起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