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女兒講完這些,蘇逍完全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安慰幾句“車到山前必有路”之類。
讓她們父女們想不到的是,有些事真到了那個時候,比想象中順利得多。
首先就是“演播大廳”和“辦公區”。
大儀朝把西北塞外之地統稱為大草原,其實地形並不是這樣。
真正全部都是一望無垠的草原的,是河西到安西這一條的正北方。那一片,就是呼韓族他們所佔據的地盤。相對而言,那邊水草豐富。
而休屠區、烏蘭區,實際上是在安西的西邊,這邊的地形地貌就非常複雜多變了。山脈、沙漠、草原、戈壁都有。
比如漢區這一塊,實際上就是一個地勢低窪的大盆地,日照充足、雨水非常稀少、極端乾燥。因此地面都是非常堅硬的生土。
這種地形不適合種植,但建造房屋的難度就比溫潤的大儀朝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在地基的處理方面不用那麼麻煩。
人視臺演播大廳,通俗點說就是個戲臺子。在長江邊的荊州城需要考慮的穩固以及因為人口稠密選址等方面問題,在這邊完全就不存在。營造所需要做的就是堆土、夯實、再堆土、再夯實。這一部分可以全部由俘虜來完成。
為了避免演出時的灰塵,蘇逍等人進行了一番計算,最後確定了在臺子的最上層糊上三寸厚的“混凝土”。因為用量不大,所以也很容易解決。這一部分由泥工完成。
至於人視臺的辦公區域,為了美觀,直接使用全木結構,裝飾雕花板。這一部分由木工完成。
接下來就是規劃周邊區域。
演播大廳的四周,是一大片空地作為觀眾席,合稱為“演播廣場”。
以演播廣場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夯土修建四條大道。按照方位分別命名為“青龍大道”、“白虎大道”、“朱雀大道”、“玄武大道”。
每條大道的兩側修建成整齊劃一的店鋪。
臨街店鋪的後面就是民居。按照大儀朝的叫法,這四個民居區域分別命名為東北坊、東南坊、西北坊、西南坊。每個坊都修建“治安所”和“治安亭”,負責對應區域的治安。
這個四方形區域的四個角上分別修建四個瞭望臺,在高處看著下面的人,相互間用旗語聯絡。
第二天,從俘虜安置區派來的第一批俘虜五百人已經到了。
有了規劃之後,這些俘虜就非常好安排下去了——全部去夯土。
蘇逍連夜趕出了新的規劃——王宮。
在北方的玄武大道盡頭,規劃出一座王宮。為了規劃好,蘇逍專門去找了李墨寧和王忠寶,自己在那裡畫,兩人在那裡指點,最後按照大明宮的模式畫了出來。
反正這是域外之地,也不去管什麼僭越不僭越了,怎麼方便怎麼堅固怎麼來。
於是第三天送來的五百俘虜又有地方夯土了。
蘇逍想了一下,人家迦葉大師幫了這麼大的忙,正好有地有人,乾脆給他修個廟吧。於是就在東邊青龍大道的盡頭,規劃出一座寺院出來。
第四天,在王忠寶的提示下,蘇逍分別在西方的白虎大道盡頭規劃出一個牛馬市場,在南方的朱雀大道盡頭規劃出一個玉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