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不悅地開口又止。畢竟公都子屬於晚輩,自己直接開撕的話,有點自掉身價。
孟子則是摸著自己的長鬍子點頭道:“這話說的,沒什麼毛病。”
“可是師父,”公都子一下激動起來:“誰知道丫的給我挖了個坑,我掉到坑裡現在都沒爬起來。”
孟子饒有興趣地問道:“挖了個坑?什麼坑?快說來為師聽聽。”
公都子解釋了起來。
孟季子聽到他剛才那個回答後,就又問說如果鄰居比你哥哥年齡大,應該對哪個更恭敬。
公都子回答當然是對自己的哥哥更加恭敬了。
孟季子就有問了,如果三人在一起喝酒,應該先給誰倒酒?
公都子回答說肯定是先給鄰居倒酒,因為他年歲比較大。由此可見,義還是外在的東西,不是由內心發出的。
孟子問道:“那你怎麼回答的呢?”
公都子羞慚地低下頭,上下嘴皮囁嚅著說不出話來。
一看這情形,孟子就知道自己徒弟應該是答不上來,被人搞了個灰頭土臉。不過這次他倒沒有給臉色公都子看,而是微微低下頭自言自語:“這還真是個坑……”
一直旁聽的告子聽到友軍的重大勝利,忍不住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非常愉快地說道:“小公啊,別聽你師父的。這怎麼算是坑呢?這完全就是人家說的是對的啊,義本來就是外在的東西嘛。”
這時孟子已經想到對付的方法了,他沒有搭理告子,而是對公都子說道:“這樣,你等下就去找孟季子,問他是恭敬他的叔叔還是恭敬他的弟弟。”
公都子不解地說道:“那他肯定是說恭敬叔叔啊。”
孟子嘿嘿一笑:“那你就再問他,可是你的弟弟是祭祀時的神屍,又該恭敬誰呢?”
公都子答道:“這個不用說,他肯定是回答恭敬弟弟了。”
孟子笑得更愉快了:“這時候你就可以問他,那你為什麼又說要恭敬叔叔呢?”
公都子撓著頭回答:“因為弟弟那個位置更得恭敬啊。”
孟子哈哈大笑道:“你就告訴他,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先給鄰居倒酒的原因平時的恭敬在於哥哥,暫時的恭敬在於年長者。”
聽到這裡,告子忍不住出言駁斥:“沒錯,對叔父也是恭敬,對弟弟也是恭敬。但還是要根據他們的位置來決定,這不正好證明義是外在的,而不是內心發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