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皇上您該去搬磚了> 46.皇帝與太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6.皇帝與太子 (2 / 2)

王啟道準備讓獄卒把秦曉鸞帶過來時,李經說道:“且慢。”

因為,李經突然想到了出京之前父皇曾經把他叫過去說的一番話。

“經兒啊,你和我說說,你覺得當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麼?”

“父皇,兒臣沒想過這個問題。反正有您在就好了。”

“呵呵呵呵,說傻話。你是儲君,將來總是要自己挑起這個江山的。因此必須思考這個問題,你現在想一想。”

“父皇萬壽無疆,兒臣真不去想這些事。”

“唉,好吧。你不說,那父皇就告訴你,你一定要聽好了。”

“兒臣謹聽父皇教誨。”

“為君之道,就在於一個字——明。可你知道怎麼才能做到明這個字呢?”

“父皇說的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嗎?”

“這話不錯,但對當皇帝的人來說,有時候就不是這麼回事。”

“兒臣愚魯,請父皇示下。”

“廣廈萬間,臥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同樣的道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錯,可當皇帝的真正能親身管理的不過文武百官、太監侍衛而已。如果你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這事應該這麼做,那麼這事就一定是對的嗎?”

“父皇,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聽大家的意見,總比獨斷專行要好吧?”

“未必如此!不要忘了,這些能在朝堂之上、宮廷之中待著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當他們的利益,與底層百姓的利益不符的時候,就會抱成團維護自身利益。這時候如果相信他們所有人說的話,實際上只是旁聽了一小部分話,沒去兼聽佔絕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的話!”

“父皇英明,可是總不能每件事都去把每個百姓怎麼想的去問一遍吧?”

“所以為人君者,就必須找到方法。”

“什麼方法?”

“從利益圈子中跳出來,站到牆上,從上而下地看著下面的人。只有做一個旁觀者,才能真正看清楚看明白。”

“父皇聖明。可是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這就是朕今日要和你說的話。父皇也是從你這個年紀過來的,年輕人有自信有衝勁,這是好事。但遇到具體的事情,往往會陷入自負的狀態。老子天下第一,張三或李四,他們誰都沒我做得好。”

“兒臣明白了。父皇是告誡兒臣,須保持一顆謙卑之心。”

“不,你沒明白!朕年輕之時,事必躬親,案必親問。結果呢?下面那些官員,總是看著朕的臉色,或是揣摩朕的傾向,去辦事辦案。以一人之喜好為準,如何能做到大公?不能做到公,如何不出冤案錯案!”

“父皇教誨的是,兒臣明白了。”

“真明白了?那你說說。”

“兒臣絕不插手各級官僚具體的辦事或者辦案,就以一個旁觀者身份去看,他們有沒有按照法度和規則行事,最後做出的事情效果如何。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到事情的真相。”

“不錯。行了,去和你母后辭個行就出發吧。”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