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李經笑岔了氣。
但沒多久,他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為什麼會有這個笑話?
雖然笑話是有誇張,目的是諷刺那些沒見過世面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世上還真有一些吃不到白麵饅頭的人。
這是在李經的生活中從來都不可想象的。
至於由此引發李經關於治國的多少想法姑且不提,反正他聽到那個臭嘴主僕把自己妹妹和什麼“落鳳鎮一枝花”相提並論時,感覺就和“皇上吃肉包子一樣好笑”。
結果好巧不巧,現在這天門縣令提到的嫌犯,恰恰就是這個“落鳳鎮一枝花”。
這讓李經實在憋不住了,把縣令遣退之後當然得好好的笑一笑墨寧。
可是一時之間又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李墨寧和“一枝花”之間的關係,於是就鬼使神差地用上了“情敵”一詞。
可這話一說出來,李墨寧哪裡肯依啊?掛著李經的胳膊是又吵又鬧,直到李經沒奈何答應把母后賞賜的夜明珠送給她才罷休。
看著李墨寧紅得像燈籠一樣的臉,李經不由的心裡一動:我這妹子該不會真的看上那張臭嘴了吧?
李經這麼想,也是有道理的。
皇家兒女,龍子龍孫,氣度自是與普通人不同。
有一個道理他們自幼就懂,那就是“玉器不和瓦罐碰”。因此他們都很少和下人發火——儘管他們隨時想取那些螻蟻一般的人性命,都是輕而易舉。
墨寧雖深受父母寵愛,但她卻並沒養成飛揚跋扈的個性,相反還心地善良,處處為他人著想。
還有,自己這妹妹眼光頗高,京城裡那些高官子弟,沒一個看在她眼裡。這些,李經也都是知道的。
而現在,對一個鄉下土財主的兒子生這麼大的氣,現在又為莫須有的“情敵”二字臉紅,那就非比尋常了。
其實李經對於自己這個妹妹找個什麼樣的妹夫,根本就是無所謂。
我李經找妹夫,根本就不看你有沒有錢有沒有權好不好?反正沒我家有錢有權。
李經覺得,只要自己妹妹過得開心,妹夫家丞相還是乞丐,根本就無所謂。他完全不理解母后為什麼非要劃出三品官以上家的子弟那條線。
當然,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兄妹兩打鬧一陣後,再次把王啟道叫了進來。
“孤倒是對這個案子有點興趣,”李經說道:“不知王縣令打算如何審理?”
王啟道答道:“下官已將印章蓋到紙上,命人送到武威那口見錢眼開井去察看。同時把原件送往京城鑑定。先行判斷玉印真偽。”
李經點點頭:“不錯。斷獄之事,必須以證據為主。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王啟道急忙躬身答道:“太子殿下教誨,下官必牢記在心。”
李經笑了笑:“不知是否方便帶我們去看那個嫌犯一眼?”
王啟道自然從命,帶上李經兄妹前往大牢。
不管哪裡的牢房,因為常年不見天日,裡面都充滿著陰寒之氣。
天門縣牢自然也不例外。
現在已經是晚上,牢房裡的照明更好不到哪裡去,時明時暗的火光不斷搖曳,彷彿裡面藏著無數魑魅魍魎一樣。
李墨寧這還是第一次到這樣的地方,眼前的情形讓她雙手緊緊地抓著哥哥的手臂。要不是想實在想見識一下這個“落鳳鎮一枝花”,恐怕早就轉身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