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正旦大典,與中原的大宋也並無什麼區別。
整滷薄列儀仗之後,便是擊鼓三聲,遼帝升御座。
緊接著,便是皇親們朝賀遼帝,後面則是宣讀賀表。再由宰相和大臣乃各國使節,共同朝賀遼帝。
說是朝賀,其實就與百姓民間的拜年是一個道理,無非就是更正式些。
這些繁文縟節都進行完了,天色便已到了正午,大傢伙也都累的和孫子差不多。遼帝為了表示謝意,自然是要大擺宴席,以酬謝眾人的。
因為使節是客,便被安排在遼帝的左側,僅排在宰相蕭惠的下首。依進宮的順序,各國使節從前往後排列。對面,也就是遼帝耶律宗真的右側,則是皇親和百官們的位置。
段少連與範宇兩人,身為宋國使節,自然位次緊靠著蕭惠。
範宇看了蕭惠一眼,便冷哼了一聲,以示自己的不滿。
段少連則是苦笑,他也不敢勸什麼,夾在範宇和蕭惠之間,十分難受。
而範宇的下首,則是高麗使節李在石。其後,則是夏國使節野利仁榮等人。
在對面皇親的位置上,坐在第一位的,便是皇太弟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看到範宇,便遙遙的對他舉了舉手中的酒盞。這一舉動,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紛紛猜測範宇與皇太弟是不是有什麼關係。
耶律宗真舉起酒盞,起身對宴會眾人道:“諸位,值此歲尾年初之際,得諸位來賀,朕心甚慰。在此,便借一杯水酒,向大家略表朕之謝意。我大遼,疆界萬里百姓億兆。朕希望我之子民安康富裕,我大遼國富兵強。萬國亦與我大遼共同守望相助,互為友鄰。諸君飲勝!”
在場之人,無不起身舉盞,隨著遼帝耶律宗真的話,一同飲了盞中之酒。
酒過三巡之後,便是歌舞伎樂登場,頓時一片絲竹聲充斥全場。這樣一來,倒是讓眾人交頭接耳之聲並不那麼明顯。
遼國宰相蕭惠看了一眼段少連與範宇,便也舉盞向兩人道:“兩位,前日裡多有得罪之處,還望海涵。今日大喜之日,我借一盞酒,向兩位賠個不是。”
段少連急忙也是端起酒盞道:“蕭相公言重,不過是小事而已,哪裡值得如此賠罪。”
一旁的範宇呵呵笑了笑,卻沒動自己面前的酒盞。
“蕭相公說的真是輕巧話,想關就關,想賠罪便賠罪,你可問過我等願意與否?”範宇不屑道:“蕭相公可是覺得我說話並不入耳,這就對了。我等身為使節,豈是為了個人榮辱才出使遼國的。蕭相公擅自威脅大宋使節,怕不只是於禮不合,甚至是目中也沒有貴國陛下。否則,身為一國宰相,怎麼能夠做出這等粗魯無禮之事來。你這樣做,將大遼置於何地,將貴國陛下置於何地。”
“如今,卻簡簡單單,想借一盞酒,便將事關兩國之事就這樣揭過,這怎麼可能。若是這樣容易,這還是大國之交嗎。”
範宇的話說的蕭惠臉上肌肉一陣陣抖動,想發怒,這裡卻又是國宴,非是他的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