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重臣一同進了崇政殿,對著趙禎行了禮。
“臣等恭喜官家賀喜官家!”四人異口同聲道。
趙禎的心情也非常不錯,當即笑著擺手道:“幾位卿家免禮,安樂侯在河東路大勝西夏軍,真真是出乎了我的預料,實乃國之干城啊。”
呂夷簡身為宰相,自然要第一個開口。
“臣也以為安樂侯功勞莫大,而立功的將士也眾多。這等大勝,實為我大宋數十年來所未有。所以,臣以為須有加爵重賞,以酬安樂侯這等勳臣。”呂夷簡躬身道。
王德用聽到呂夷簡的話,便皺了下眉頭。
還沒等王德用想清楚呂夷簡的用意,便看到副想蔡齊也向官家拱手道:“臣覺得,這等大功官家理應重賞。安樂侯帶領新軍不過兩戰,前一戰便全殲西夏五千輕騎,後一戰更是大敗西夏大將軍野利旺榮以降數萬人馬。前後兩戰繳獲戰馬一萬餘匹,西夏兵卒萬餘人。豈止為數十年來所未有,甚而為我大宋太祖以後從所未有之大勝。”
蔡齊說的這話是事實,大宋在與遼國結下澶淵之盟前的大規模戰事當中,也沒有如此大的勝仗。但是大規模的敗仗,卻是有幾次的。
兩位相公將安樂侯捧的如此之高,官家趙禎的臉上,原本的欣喜之色便有些勉強。
王德用與副樞密使韓億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彼此心中都明白,這是要將安樂侯捧殺啊。
“官家,老臣覺得,安樂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等大勝也是一時的銳氣所至。若是任他在邊地久了,恐成易敗驕兵。”王德用躬身道:“嘉獎和封賞都是應有之意,但應將之召回汴梁。以安樂侯之年紀,若是乘勝冒進於西夏,怕是事與願違,反而易使我大宋深陷於戰事。”
韓億也跟著道:“臣也是這麼想的,安樂侯畢竟年輕氣盛,若是輕兵自大,恐出意外。理應召之還京,到君前奏對。由官家與諸位相公,向安樂侯面授機宜,使為老成謀國之臣。”
呂夷簡看了王德用與韓億兩一眼,這兩位是樞密院的正副使,說話也是相當有分量的。
“官家,此時邊地軍情尤緊,豈可輕易將安樂侯召回。”蔡齊不懷好意的道:“此時邊釁已起,若是安樂侯回京,而西夏大軍報復,恐邊軍會亂了陣腳。”
呂夷簡也笑著搖頭道:“王相公與韓相公有些杞人憂天了,安樂侯少年英雄,既有文名亦有武功,豈是輕易犯險冒進之人。有安樂侯在邊地,西夏人經此兩場大敗,焉敢正視我大宋疆土。若是將他召回,便是釜底抽薪了。不可取,不可取。”
政事堂的兩位相公極力阻止範宇回京,懷著什麼樣的心思,王德用已經看得很清楚。但是在範宇出京之時,他便表示過對範宇的支援,這個時候若不替範宇辯解,將來範宇被坑了,他也是要吃瓜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