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文章的標題也足夠驚人,內容更是放眼天下諸國。可謂縱論古今橫談萬里,足顯見識之開闊。
在這篇文章之中,許當以宋、遼、夏三國為例。大宋最早有的火器,遼國後來有的火器,西夏沒有火器,正好是三種不同的情況。
而現在這三種不同的情況,體現在三國如今的狀態上,便是大宋壯大、遼國隱忍、西夏亡國。
但是遼國有了火器之後,卻又開始了對高麗的攻伐,足見火器的用作之大。
從而,由此推出科技的重要性。許當在這裡,將火器歸類為諸科之技中的一種,就此提出科技這個說法。
然後便是舉出諸多史上已有的例子,神農嘗百草而有農耕醫藥,礈人取火而使人有熟食可冶銅鐵等等不一而足。
許當這篇文章揚揚灑灑,寫了足有近兩萬字。
雖然比較長,便是內容卻是十分豐富,讓人看了並不枯燥。
即便是範宇看了,都認為許當寫衛篇極好的科普文章。
“許兄,你的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已經超出我的要求。”範宇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辭。
“哪裡值得侯爺謬讚,這不過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罷了。卻是藉著這個機會,一下子都寫出來。”許當搖頭笑道。
範宇將看完的鹿鳴報收了起來,“正因為是真實感受,所以才能有如此強的說服力。所以,我決定將你這篇文章收起來。等著若是大宋科技學院可以成立,便把你的這篇文章放入教材之中。使得每一個前來學習科技之人,都能先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也能明白,他們要做的,也如先聖一般,是為了後人造福。”
許當得到範宇如此的褒獎,甚為激動。
“侯爺,這可使不得,我不過是隨意寫寫,如何能放入教材。”許當急忙擺手,頗為不好意思的道。
範宇不由大笑,“你寫的東西,放入教材的還少了嗎。”
經範宇提起,許當才想起來,百工技院初建之時,自己可是給侯爺當牛做馬了好一陣子。
如今回想起來,卻是非常充實的一段時光,許當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沒過兩日,火器博士尤二郎便上書官家,請建大宋科技學院。
尤二郎經過學習,不但精通火器,還對化學頗有研究。在學識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此次上書,尤二郎也從自己的一個技術官員角度出發,向官家描述了技術對於大宋將來的影響。
對於此事,官家趙禎卻是直接將範宇召進宮去,將尤二郎的上書拍在了範宇的面前。
“安樂侯,這背後可都是你鼓動的?”趙禎用審視的目光看向範宇。
範宇也不慌張,微微躬身道:“官家,此事並非是臣在鼓動。而是許當與尤博士對於這些東西接觸的久了,對此深有體會。實是有感而發,有的放矢啊。若是臣的話,還不如直接找官家提,哪裡用得著如此麻煩。”
這確實是許當先提起來的,範宇只不過是施加了些自己的影響。歸根結底,這還是許當和尤二郎的自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