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正方逃至安北府,也未多停留。他只是將訊息通知這裡裡的長官和守軍,便以傳遞訊息為由,繼續往西京逃去。
此人對於危險異常敏銳,而且親眼見到遼軍是如何攻城的。
因此,高麗人之中,最能口頭還原當時場面的,也唯有樸正方一人。
樸正方已經打算好了,他要一口氣逃回開京去見大王。
如此不但可以遠離危險,而且還能在朝中、在大王面前提升自己的地位,一舉數得之事,這機會是絕不能放過的。
只不過他想的挺美,可往往事與願違,不會那麼容易。
蕭撒八帶領著三萬騎兵,如同蝗蟲過境一般,自西向東推進。
這一路上,蕭撒八根本就不要麾下的遼軍攻打城池。只要他覺得與高麗軍糾纏會有較大損失,便毫不猶豫的帶人離去。
但是對於一些高麗村鎮,卻是直接燒殺洗劫,給高麗後方造成混亂。
樸正方剛剛帶著救過自己的班頭出了安北府,兩人騎馬行了十餘里遠,便聽到身後響起如雷鳴般的馬蹄踐踏聲。
漫天煙塵銜尾而來,將樸正方等人嚇的魂都快飛了。
好在兩人見機的得早,急忙牽馬躲入了林中,才算逃過了一劫。
蕭撒八的三萬遼軍騎兵突進飛快,兩天便經過了西京繼續往東而去。
這下子不用等樸正方去報信,開京的高麗王王亨便已經得到了訊息。
遼軍來的毫無徵兆,這使得開京的高麗君臣大驚失色。
雖然之前高麗與遼國數次大戰,但是如今朝中強硬主戰的王可道已死,卻是使得高麗上下面對遼國心中無底。
“去將皇甫相公請來,孤有事與其相商。”高麗國君王亨在重光殿中,向身邊的內侍吩咐道。
那內侍急忙躬身點頭,便匆匆出了殿門之外。
不多時,頭戴進賢冠的皇甫俞義便進了重光殿。此人為高麗宰相,可謂權頃朝野。
而且皇甫俞義對於遼國,向來主張不對抗的交好方針。
如今遼國突然興兵入寇,王亨便請皇甫俞義過來,以問對策。
“大王,想來是得到了遼兵騎兵深入我高麗腹地的訊息,才召臣前來問對。”皇甫俞義見禮之後,不等王亨開口,便先問了出來。
王亨有些擔心的點點頭道:“皇甫相公,遼軍此次不宣而戰,派數萬騎兵深入我高麗之境。如今聽說過城而不取,直掠村鎮而向東,不稍做停留。依卿家看來,遼國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皇甫俞義即便是主和派,此時也面色黯然道:“大王,騎兵過境,則其後必有大軍。遼國如此做,惟有一個可能,便是有了要徹底覆滅我高麗之心。臣以為,此時萬分緊急,大王宜下詔於各地勤王,與遼軍決死一戰。若不能抵禦,則亡國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