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琮沒有想到,野利旺榮竟敢以少打多,在半路上埋伏自己。
但是這種情況卻又是理所當然,只能怪自己大意。
出身於將門,曹琮之前雖然表現謹慎的很,其實骨子並不懼怕惡戰。
當即派出長槍兵,在最前方結成了槍陣,應對西夏的鐵鷂子。
曹琮知道,長槍兵對於鐵鷂子的作用,就只是使對方的馬速降下來。要想憑藉槍兵擊敗鐵鷂子,那就是白日作夢。
不過只是要將鐵鷂子的馬速降下來,這一仗便不會輸的太難看。
至於打勝仗,眼下曹琮是不指望的了。
果然如同曹琮的判斷一樣,宋軍的槍陣面對鐵鷂子的衝擊,只是微微一窒,便被衝的幾近散亂。
但是宋軍人數足夠多,曹琮命大軍拼命的往前擠壓,甚至都不再去管之前的西夏步跋子。
那些步跋子不過是三千餘人,衝到十餘萬人的大軍中,除了製造有限的混亂,並不能真正的左右戰局。
反而因為宋軍的密集擠壓,使得西夏步跋子不敢再深入宋軍之中,紛紛開始後撤,打算翻越土丘退走。
只不過衝陣容易退出難,步跋子在撤出的途中,也不得不面對數量極多的宋軍刀槍劈刺。
雖然有的步跋子想要去放火,燒掉宋軍的輜重,可惜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宋的這些邊軍也已經鎮定下來。
三千步跋子,退出宋軍的大隊之後,逃出去的不到半數。
他們剩下的這點人,再想對已經有了防備的宋軍做點什麼,便不再可能。
宋軍之中的弓箭手們,則從兩側追射步跋子,並且登上兩側土丘戒備。
而西夏的鐵鷂子,強制沖垮宋軍的槍陣之後,有了一定數量上的損失,卻沒能沖垮宋軍的大隊。
因為曹琮命宋軍向前擠壓,使得宋軍的軍陣極為厚實,西夏鐵鷂子沖垮槍陣,便面對的是宋軍人人牆。
這樣的情況之下,鐵鷂子的速度提升不起來,重甲騎兵的優勢便也無從發揮。
反而是有不少的鐵鷂子騎兵,被宋軍槍刺刀砍斧斫,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鐵鷂子的重甲騎兵,都是五個一排,互相用鐵鏈連線在一起,並且人是被捆在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