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之間的關鍵,現在就在環州城的得失。
一旦大宋丟了環州城,西夏便有了深入大宋邊界百里的立足點。
依靠此城,西夏便可對於宋軍形成相對的優勢。
宋軍無論是想要趕走西夏軍隊,還是殲滅西夏軍隊,都需要數倍的兵力才能做到。
曹琮聽了兩人的話,便看向騎兵將領折繼宣,想要聽聽這位折家如今的當家人的意見。
折繼宣看到曹琮看自己,便拱手道:“曹經略,下官想著,我可先帶領騎兵繞道,綴在李元昊大軍的後方。若是其想要攻打環州,怕是也不可能盡全力。而在這邊,我的騎兵對於西夏的鐵鷂子,實是並無用武之地。倒是曹經略可帶領大軍,表面上與之周旋數日。”
“只要時間不超過十日,我可以性命擔保,定要讓李元昊無法奪下環州城。若是西夏軍佔了環州,那定然是下官已然喪命。”折繼宣說的斬釘截鐵道。
曹琮對於折繼宣的回答非常滿意,再加上只有折繼宣的騎兵,才能有足夠的機動,去不斷的騷擾李元昊大軍,並且儘量拖延時間。
“你們三人的想法都不錯,不過,我覺得折指揮的辦法更能救急。”曹琮沉吟著道:“折指揮可先帶領騎兵追襲李元昊所部,而我等的大隊人馬,則先與野利旺榮所部周旋。環州緊急,便拜託給折指揮了。”
保安軍與定邊軍的兩位指揮使,聽了曹琮的安排,也紛紛點頭,表示了贊同之意。
折繼宣當即便對曹琮拱手道:“如此,下官便請曹經略下令吧!”
不到一個時辰,兩萬騎兵從宋軍的大營之中衝出,繞過野利旺榮所在的西夏大營,往環州方向去了。
就在野利旺榮得到斥候稟報,打算帶兵去阻攔之時,折繼宣的兩萬騎兵便已經繞了過去,使野利旺榮追之不及。
當他帶兵來到大路上,聽到下屬稟報說,宋軍的騎兵已然全數過去,氣的差點便要殺人。
只是這等事的責任,是他這個主將最大,若是遷怒下屬,怕是會引起軍中不滿。
野利旺榮暴怒過後,便快速冷靜下來,他身為西夏大將軍,豈是容易被衝昏頭腦之人。
回到營中,在自己的營帳之中圈了幾十個圈子,便想出來一個主意。
次日天剛矇矇亮,野利旺榮便帶著手下的五萬西夏人馬主動來曹琮的營前挑戰。
曹琮的表現也很耐人尋味,只是死守著營寨,卻一點出戰的意思也沒有。
因為曹琮知道,西夏的鐵鷂子和潑喜軍的組合,野戰之中近乎無敵。
雖然眼前的宋軍數量佔優,但是若被對方衝亂了軍陣,那就是一場大敗。
這種冒險的事情,曹琮是不會去做的。
而且曹琮已經接到了聖諭,就是要他與西夏軍對耗,以消耗西夏本就不多的國力。
只要有耐心,曹琮覺得眼前的這五萬西夏人馬,定然會退回西夏境內,或是去與李元昊所問匯合。
野利旺榮雖然主動邀戰,但是其實也並無多少戰心。
見到宋軍並不出戰,便緩緩的退回營中。
看這雙方的意思,似乎是要就這麼對耗下去一樣。
但是次日天還沒亮,野利旺榮便帶領所部的五萬人馬,悄悄的留下一個空的大營,也向著環州而去。
待到天亮之是,宋軍的斥候便發現了西夏大營的不妥,很快便有斥候回報給曹琮。
“什麼!西夏大營已空?”曹琮甚是吃驚,“野利旺榮所部,五萬餘人不可能憑空消失,他們都去了哪裡,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