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其實也是韓滌魯一同帶過來的,只不過宋遼之間前談攏,決定回遼國之前,便讓人送了過來。
在信中,耶律重元對於攻打西夏顯得很有信心。自稱兵多將廣且國力強盛,定然能將李元昊打敗,掃平西夏。而且遼皇耶律宗真,將耶律重元任命為樞密副使領三萬騎兵,以為中軍護衛。
本來只是一封耶律重元吹牛炫耀的書信,可是在範宇看來,卻可以在回信中做些文章。
想了想,便讓王小丁取了文房四寶,給耶律重元寫回信。
雖然範宇和遼使韓滌沒談到一起,但是這不妨礙他希望遼軍能戰勝西夏軍隊。
如果李元昊稱帝,西夏正式崛起,那麼大宋便會在軍事上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現在的西夏還是以藩屬國自居,在大宋與遼國之間,也是國力最弱的。
若是李元昊擊敗了遼國,定然會挾大勝之勢稱帝。到那時,遼國新敗無力教訓西夏。而大宋若是教訓西夏,以眼下宋軍的戰力,進攻西夏就是開玩笑。
所以,範宇希望遼國擊敗西夏,哪怕無法將西夏滅國,也要將李元昊的氣焰打下去才是。
範宇幫不了遼軍,但是可以幫一幫耶律重元。遼國上下都知道,耶律重元與大宋安樂侯是好友。而大宋的安樂侯,身為巡邊欽差之時,便帶兵連敗西夏軍隊。
因此,範宇在回信當中,給耶律重元著重的介紹了西夏軍隊中的鐵鷂子、潑喜軍和步跋子這三個兵種。
甚至在書信當中,範宇給耶律重元詳細分析瞭如何對付西夏的這三個兵種,讓耶律重元儘量與其避走而戰,不要正面交鋒。
所謂避走而戰,便是一定要避開鐵鷂子與潑喜軍,用機動更好更靈活的輕騎兵去攻擊西夏的其他軍隊。若是戰術運用的好,完全可以將鐵鷂子、潑喜軍拖垮,使其有力氣用不上。
如果是別人的建議,耶律重元一定不會聽。但是範宇並不一樣,他不只是耶律重元的好友,還有著兩次擊敗西夏軍隊的光環。
只要這封信送到了耶律重元的手中,對方就沒有輕視的可能。
甚至耶律重元,將範宇的信交給遼皇耶律宗真也說不定。
寫了回信,範宇便命人送到遼國使館。
宋遼之間互相都駐有使館,無論韓滌魯是不是已經走了,只要信送到使館,耶律重元便能收到。
忙了這件事,範宇才鬆了一口氣。自己該做的都做了,如果這樣遼軍還失敗,那就是李元昊真有皇帝命,也是西夏國運不絕。
又過了幾日,城外的莊子修建很是順利,眼看著一座座的建築都建了起來,便要進入裝修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