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宇目送呂夷簡與蔡齊兩位相公告退,才對趙禎躬身道:“官家,留下臣可是有什麼事情要詢問於臣的。”
趙禎上下打量著範宇,皺眉微皺。
直到看得範宇有些不自在了,才開口道:“安樂侯,你對西夏布局為何如此之深遠?”
這話真不好回答,顯然官家對於野利仁榮的話並沒有忘記,對於範宇的質疑依舊存在。
佈局之深遠這幾個字,趙禎問的不只是西夏,甚至包含了大宋。
範宇若是回答不好,只怕官家趙禎不會讓他輕易過關。
想了想,範宇才拱手道:“官家,臣出身不過鄉野,亦非聰明過人之輩。不過是因為運氣,而與大娘娘結下了母子善緣。也正是因此,才為官家所重,授我以安樂侯之封爵。”
“臣自鄉野小子一躍而為國侯,其間惶恐不足為他人道也。”範宇接著道:“臣只覺得,無以為報。但有些微所能,當殫精竭慮戮力而為之。因而,制斧槍龍甲、建新軍、拒遼國而謀西夏。不求留名於世,只求我大宋昌隆萬世,億兆生民安居樂業,而吾皇為天下至尊再無並肩之輩。”
趙禎都懵了,安樂侯這大話,他奶奶的比諸葛亮的隆中對還牛叉。諸葛亮不過是三分天下,就已經厲害的不得了。這小子胡吹什麼使大宋昌隆萬世,讓自己再無並肩之輩。
這豈不是說,大宋一家獨大,連公認最強大的遼國也……靠!這小子連遼國都算計在內了!
範宇的這些話,使得官家趙禎牙疼不已。本以為這傢伙心思陰沉工於心計,誰知道是個口出大話的妄人。
但是趙禎一轉念,卻又有些遲疑了。說範宇是妄人,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卻是樁樁件件都是實在的。斧槍、龍鱗鎧這就不用說了,組建新軍擊敗西夏的大軍,卻是不爭的事實。
出使遼國,揭穿西夏稱帝之事,挑動遼國與西夏連場大戰,這都相當於是安樂侯在中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你如何知道西夏會稱帝的。”趙禎卻是有些疑惑的問道。
範宇笑道:“這個倒也不難,臣知道那元昊對我大宋使節並不尊重,且其在西夏境內剃髮易服,不聽命者則斬。又命人創制西夏文字,以為党項之學。這等行徑,與之秦皇車同軌書同文,並無二致,其稱帝之意已經然召顯無疑。”
趙禎恍然,這麼說來,元昊稱帝倒是非常容易便看得明白,可惜朝中這許多大臣,竟沒人看出來。
“安樂侯,你何敢口出大言,可使我大宋萬世昌隆。”趙禎終於還是問了出來,這是他目前最大的疑惑之處。
“啟稟官家,臣雖出身於民間,亦非儒家弟子。但是諸子百家,自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已有式微,卻只是儒家獨大,而百家未絕。”範宇此時要推出自己的身份解釋,便先做個鋪墊,“臣家學亦非淺,上承戰國之雜家,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只不過臣並沒學到幾分,雖未能盡通百家,但使我大宋國富兵強,亦非難事。”
趙禎聽的眼都直了,這算是撿到寶了,還是挖到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