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程處亮、薛陽等人紛紛住手,有點同仇敵愾地到處張望,看看是誰這麼大膽敢暗算自己。
差一點就砸中人了。
兩隊人這些年不知幹了多少架,其實也沒多仇,就是想壓住對方出風頭,有人偷襲,先停下打鬥,教訓了對方再說。
“是本王,剛才是哪個不長眼的兔崽子在叫?”說話間,一個身穿名貴皮裘的中年人從另一邊的包廂裡走出。
中年人年約三十,身高跟薛陽差不多,但人很瘦削,白淨的臉沒一點血色,是一種病態的白,眼圈有些黑,眼眶有些凹陷下去,說話沒有中氣,走路腳步輕浮,好像輕輕一推就倒的樣子,一看就是沉湎花叢,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像這種人,無論是大長錦還是金毛鼠,隨便一個隊員都能輕鬆打倒他,可是,他一出現,剛剛氣呼呼的眾人一下子洩了氣,就是最囂張的長孫沖和尹士駒也有些不甘地低下頭行禮:“見過王爺。”
看到眾人都行禮,陸庭有些愕然,只能跟著行禮。
“他怎麼來了,真是倒黴。”站在後面的小胖子小聲嘟嚷道。
陸庭有些好奇地小聲問道:“候公子,這位王爺什麼來頭?”
候明遠抬頭看了一眼,看到對方正不緊不慢地走過來,壓低聲音說:“渤海郡王李奉慈,聽說過沒有?”
“他就是渤海郡王?怎麼會出現這裡?”陸庭一臉驚訝地說。
北周唐國公李昺,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李澄、李湛、李洪和李淵,李澄和李湛早夭,沒有留下後代;李洪結婚生子之後病故,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李博義(古書是乂,乂通義)和李奉慈。李淵繼承了唐國公爵位,自然要承擔起撫養家族孤兒的義務,就收養了李博義和李奉慈。
李博義和李奉慈是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大唐開國戰爭,李建成和李世民立下奇功,身為堂哥的李博義和李奉慈卻是躲在後方享福,文不成武不就,沒有一點功勞,不過兩人身份擺在哪裡,李淵冊封二兄弟為隴西郡王和渤海郡王,並多次委任官職,可二人根本不是做事的人,不但事做不好,還惹事生非,沒辦法,只好把他們召回長安,放在身邊盯著他們。
長孫沖和尹士駒雖說有靠山,可靠山再大,也是臣子,再囂張也不敢在李氏宗室面前囂張。
就是再不爭氣,也是侄子,李博義和李奉慈不知闖了多少禍,李淵看在死去兄長的份上,一次次替他們善後,以至這二兄弟在長安飛揚跋扈,跟他們兄弟相比,長孫衝、薛陽他們只算是鬧事的孩子。
候明遠小聲說:“怎麼在這裡,算起來他算這裡的小東家唄。”
看到陸庭一臉不相信的樣子,候明遠小聲簡單說了一下,陸庭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李淵看到兩個侄子不學無術,官做不好,連自己的封地也管不好,由於揮霍無度,堂堂郡王府有時連日常開銷都維持不了,於是給二兄弟一筆錢,讓他們拿錢買先王墳典好好學一下。
先王墳典也就是聖賢書,李淵希望兩個侄子從聖賢書學到道理和認識,為國效力。
願望是好,可李博義和李奉慈拿到錢後根本沒去買書,而是花天酒地,看到錢花得差不多,硬是拿著一百匹李淵賜的絹來到極樂樓要入股,這分明是硬搶,極樂樓背後的東家是蕭氏,說起來兩家還是親戚,可這事宮裡態度很曖昧,最後蕭氏捏了鼻子認了,用三成份子換了二位郡王作靠山。
極樂樓多了兩個郡王作靠山,也少了很多麻煩,一躍成為平康坊頂級的青流妓院。
先王墳典沒買,反而買了青樓妓院的份子,這件事在長安早成成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