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許是蠻族會不會文化入侵了也不知道,也許大燕有人這麼過,甚至於在大燕前面的朝代裡有沒有人會這麼做過。
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準。
也許真的有人看明白了這一點,去做了並且成功了。
細細一想,其實並不是沒有可能的,想要扭曲這種的傳統,最簡單的途徑就是文化入侵,這是相對而言,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話又說回來。
且不管是不是在過往的歲月裡真的有人做到了這一點,改變了蠻人千百來的傳統。
但在這個時代,在大燕王朝末年的時候,邊疆之地的草原上,一個名叫做波爾汗的部落首領,在真正意義上改變了這一點。
他吞併部落,殺掉男人和老人,殺掉少年,留下新生兒和女人,然後將這些其他部落的女人收攏成軍,設下了等級森嚴的制度。
以殺人為出頭,只要殺夠一定的人數就可以擺脫奴隸的身份,甚至於自行挑選男人。
乍一聞,是不是覺得有些荒唐?
但實際上卻是波爾汗最聰明的地方,聰明在於他選擇且走出了許多人沒有去做的一步,千百年來就他一個人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要知道從身體素質和武力比拼這兩點因素來看,在蠻族而言,男人和女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到了年歲後的分工,開始出現了變化。
武力值才會降低。
但這個種族的骨子裡頭是有一股狼性的,波爾汗做的只不過是將這些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天賦釋放出來了而已。
甚至於因為太過壓抑,爆發出來的能量且更為巨大。
且最為奇妙的是,波爾汗的舉動彷如讓這些蠻族女人發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血夷】確實是滅了她們從小長大的部落,甚至於是第二次部落。
心裡多多少少存在著仇恨的種子。
但這裡面有一點是可以被利用的,那就是一些部落裡的蠻族女人,她們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這些蠻族女人是隨波逐流的,對於自己身處部落被滅亡的事情,也許心裡根本沒有想過復仇的事情。
正如先前所說的那樣,草原上的資源就那點,作為真正的聖地【薩倫貝爾大草原】,這個地方基本被幾個大型部落聯手壟斷。
根本排不下這些中小型的部落。
可供牛羊放牧的地方就那麼點,雖說草原很大,但奈何不住有劃分地盤這種事情啊,你分一點,我分一點,剩下的人只能不停地尋找。
因此吞併部落的事情並不少見,可謂是屢見不鮮,畢竟沒的吃就要死,要想擁有最快的糧食來源,那就是吞併其他部落。
這樣一來,糧食有了,女人也有了,活下來的希望也有了。
越是小的部落之間的吞併也就越發厲害,甚至於十個左右的人數就可以稱之為一個部落了,因此對於吞併、血腥、死亡和隨波逐流,其實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其實按理來說若是草原上都是這樣發展趨勢,到了以後必定會形成一個大統一的部落,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草原上大小部落依舊數不勝數。
這裡面的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