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朱元璋為何如此,笑著解釋:“父皇,即便極限產能達到一千噸,這座鋼爐的年產能,也只有十萬噸左右。”
眾人頓時皺眉。
朱老四這是糊弄大家數術不好?
極限日產能一千噸。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就是三十六萬五千噸!
這麼簡單的乘法問題,竟然糊弄大家?
朱棣解釋道:“這種大型鋼爐,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軸轉生產,需要頻繁維護,根據我們的測驗,一旦極限日產能生產,依照我們現在的技術,鋼爐使用九十天左右,就會完全報廢。”
現在的耐火磚,以及鋼爐的鋼鐵質量問題,還是不夠好。
一旦轉入極限生產。
對裝置造成的傷害,就是永久性的。
維護,根本不足以,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極限日產,只能是在一些必要條件下,才會進行的一種,極端生產狀態,比如,曠日持久的戰爭,對鋼鐵的日消耗量十分龐大,只能以犧牲裝置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產能。”
朱標好奇詢問:“老四,按照你的說法,一旦進入極限產能,三個月後,裝置完全報廢怎麼辦?真有曠日持久的戰爭,你們的鍊鋼裝置完全報廢,豈不是處境更加糟糕?”
朱棣笑笑,搖頭,十分堅定道:“不會,現在我們燕華,工業能力如果完全動員,三個月時間,可以再建造兩座這樣的鍊鋼爐。”
朱標沉默。
他明白老四的意思了。
一旦燕華面臨巨大危險,需要以極限產能生產鋼鐵。
雖然三個月時間內。
一座鍊鋼爐就會完全報廢。
可燕華有能力,在三個月時間內,報廢一座,再建設兩座!
最後,燕華即便是用鋼鐵砸,都能把對手砸死!
……
朱允炆腦海默默描繪,燕華以這種極限式生產方式,年產鋼百萬噸,臉就不由微微發白。
百萬噸!
他實在難以想象,這是個什麼樣,令人毛骨悚然的數字。
而一旦燕華以極限式,不顧忌裝置損耗成本的方式生產。
年產百萬噸,並不是不可能!
朱元璋看了眼朱標,沒說話,轉頭,繼續看著熱浪滾滾撲面而來的高爐。
“靳宓那小傢伙,還沒訊息?”
此刻,朱元璋不由想到了王靳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