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第五百二十四章:朱標已經毫無籌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四章:朱標已經毫無籌碼! (2 / 9)

現在的四百噸級日產能,在未來,還要衰減收縮。

不過,上至他,下至內閣,倒是並沒有因為需求收縮,而擔心。

當初極限式擴建鍊鋼廠時,他們就想到了這一點。

推動為期十年的鄉村建設。

本質上,就是為了極限式建設鍊鋼廠。

短時間內,透過直接干預的手段,催生對鋼鐵的極限需求。

本質目的,是為了迅速擴充產能,把生產成本,在短時間內,迅速拉低。

只有生產成本,迅速拉低後,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鋼鐵製品。

進而迅速完成鍊鋼產業化。

這種方式,當然有些拔苗助長的味道。

但他知道,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而且,這也不是他乾綱獨斷做出的決定。

經濟研究司同樣支援這種產業化推動方式。

如果單純依靠民間的正常需求,大型鍊鋼產業,絕不可能從洪武二十六年開始。

用了短短五年時間。

從最初的年產量一千噸,膨脹增加到現在的年產量三十萬噸。

一個新興產業,從萌發到形成產業化。

經濟研究司研究認為,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慢慢培育需求和市場。

另一條路,就是用權力的方式,人為創造需求和市場。

前者,隨著需求增加,市場擴大,產能擴充,產業鏈成本降低,最終工業品價格處於合理水平。

缺點十分明顯,速度很慢。

後者,人為創造需求……

優點就是速度快,能在極短時間,讓燕華政權以及百姓,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新產品。

燕華可以藉此,增強軍隊戰鬥力,國力。

而百姓,可以藉此,改善生活。

為何,短短五六年時間,燕華幾乎家家都有兩三輛腳踏車?

就是得益於,過去五六年時間內。

在燕華官方,人為創造需求的過程中,鍊鋼產能膨脹式增加,導致鍊鋼成本迅速下降。

朱棣見朱元璋微微皺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