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家大小子,在沈至死後,都不需要,也不能回本家祭祀祖先祠堂。
總之,紀律監督處用放大鏡監督,以及分家。
再配合燕華那些得到政經權力的diao民監督。
即便沈至家大小子將來在軍界中出人頭地,也無法予以,沈至其他後代什麼幫助。
當然,即便如此。
他也羨慕。
他認為,就像燕華放開工商業主子女進入軍政兩界。
朝廷就應該效仿嘛!
對待燕華,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嘛!
不過,這種事情,他沒資格議論,現在焦頭爛額,也沒有精力去推動。
一年前,朱皇帝短暫回朝後。
一道命令下達。
福建商人,帶著雄厚的資本、技術、得到燕華教授的完善工業管理技術,如同一群惡狼般,紅著眼睛衝出福建。
率先在革新派主政的地盤紮根。
開辦僱工身股制工廠。
廉價且質量好的各類產品,對他們這些私營工廠主,很快就造成了劇烈衝擊。
早些時候,朱皇帝下達這道皇命時,說實話,他們根本不在意。
他們和福建商賈,使用的都是同一代技術。
也就是燕華第一代,落後技術!
他們透過大量分析,判斷,技術相同的情況下,福建商人搞僱工身股制工廠,人工成本比他們高。
畢竟,又要給工人開薪酬。
還要分紅。
生產成本肯定不小。
貨品售賣價格就高。
即便質量好,也不可能與他們搶佔市場。
銷售上不去,利潤就上不去,就無法用於再擴大生產。
可萬萬沒想到,事實情況,與他們判斷完全相反。
這些僱工身股制工廠,工人生產效率十分高。
編織一個麻袋,使用相同工具,僱工身股制工廠的工人,一天能編織五個。
而他們的工廠,一個工人,一天只能編織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