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官員。
沒人比劉青田更合適。
他也不如。
他空有學問,但欠缺做事的手段。
劉青田有手段,也無私。
陛下選劉青田在這一特殊時期,擔任左相,是十分英明的決定。
大明因此會受益無窮。
即便他們這些人都作古。
依舊能遺澤後世子孫。
當然,除了劉青田外。
還有一個人也有這份能力。
燕王朱棣!
“你放心吧,我雖然支援太子,但我對燕王也無敵意……”
若非他。
秋闈、會試,朱四郎一定被不公平對待。
且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他也覺很不錯。
聖人最高理想,不就是天下大同嗎?
朱四郎的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雖然也不是天下大同,但向天下大同邁出了很大一步。
只是,大明整體大環境。
不適合全面改造民間,最終實現僱工身股制。
太子爺沒有這份威望。
甚至,陛下的威望,也不足以壓住反對,按僱工身股制全面改造民間。
可朱四郎在福建,巧妙抓住機會,竟隱隱有些成功勢頭。
他迫切想去瞧瞧。
……
東宮。
方孝孺、練子寧、黃子澄、齊泰、鐵鉉、盛庸等人,站在朱標書案前。
“此行,你們去,不要懷著敵意,要謙虛,要多看多問,記住,不要參與到大儒吳海那幫人中去!”
……
朱標不厭其煩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