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南安侯俞同源……步軍:魏國公、西平侯、永昌侯……文臣:大儒宋濂,東宮太子系方孝孺……”
“嘖嘖,這回朝廷派出的觀摩團,陣仗可真不小!”
“這段時間,怎麼再也沒有福建僱工身股制的訊息,是不是搞砸了?”
“多半是,要不然,不可能沒有一點訊息,可能是陛下顧忌燕王面子。”
“其實失敗也沒什麼,至少燕王殿下的出發點是好的,不是嗎?”
……
訊息傳開後,整個金陵躁動。
左相官房。
劉伯溫把茶杯遞到宋濂面前,“景濂兄,此番我以左相身份,向陛下開口,讓你去福建觀摩,去了福建,你可千萬別拱火……”
宋濂和吳海都是當世很有名的大儒。
兩人也是老相識。
他希望宋濂去福建,勸說吳海不要鬧。
吳海此人,怎麼說呢。
陛下眼中。
就是元朝餘孽!
朝廷幾次三番徵召,都堅辭不受。
一直和一群推崇元朝的文人,隱居為元朝寫一些,讚美元朝,惋惜元朝的文章。
自己不為元朝盡忠。
竟然勸說福建另一位,也十分有名望的大儒王翰,洪武九年自盡為元朝盡忠。
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吳海現在站出來,反對福建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
惹惱了那位。
那位才不會和他辯解什麼。
可能直接找個理由,給他一刀子!
燕王不在乎自己在讀書人中名聲。
可到底是他救命恩人,力所能及,他想幫幫。
宋濂似笑非笑看看劉伯溫,“青田,你對燕王關心可有點太過了,我知你只是想報恩,可其他人不知……”
這個老朋友,一身才華,終於能在左相這個位置,盡情施展。
他可不想看對方,因與燕王走的太近,成為朝中公敵。
而且,最近這幾年,恰是鄉土村社奠基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