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小型經濟體,將會星羅棋佈,點綴在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創造出巨大經濟產值同時。
也會推動大明,由小農經濟向工商資本,不流血、不殘酷、溫和的萌芽過渡。
這種萌芽需要時間。
但八叔他們這些百姓,就會是這場萌芽運動中,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不會革了老朱家的命。
除非,老朱家的皇帝,自己找死,去取締、破壞鄉土村社組織,不許農民擴大生產經營邊際。
‘哎!’
朱元璋把朱棣的猶豫思量看在眼裡,默默嘆了口氣。
‘現在混賬老四對咱說句掏心掏肺的話,也要斟酌了。’
一時間更加後悔了,瞪眼怒叱:“有什麼就說什麼!敢做,還不敢說了!”
心情煩躁,聲音很高。
正在捉螞蚱的朱雄英被嚇了一跳,抬頭看來。
朱棣暗暗深吸一口氣,“父皇,生產經營邊際就是紡織、養殖……我們今年種植棉花,計劃要紡織三百匹布……”
嚐到買布利潤的鄉親們。
其實想種更多棉花。
直接紡織一千匹布。
不過被他給攔下了。
一千匹太多了。
農民小打小鬧,擦邊搞點商業性經營,老頭子、朝廷睜隻眼閉隻眼。
如果讓金陵城知道,他們一年幹出一千匹布。
誰都不知,會引起什麼反應。
……
“紡織、養殖小打小鬧,朝廷可以睜隻眼閉隻眼,一旦規模大了,朝廷是不是可以放開對農民的限制?允許鄉土村社,自由擴大生產經營邊際?”
朱棣偷偷觀察朱元璋臉色。
瞧著還行。
繼續道:“未來,鄉土村社推及天下,鄉土村社必然還要參與其他生產經營,比如,村子為單位,把農村種出的糧食,在農村碾米、磨面,直接在附近城池開設米鋪,以地方士紳為糧商的中間環節取消,百姓會賺更多。碾米、磨面產生的糠麩,又可以被鄉土村社合理利用……”
朱元璋聽懂了。
鄉土村社推及天下後,農民為了賺錢,一定會主動摸索尋找各種賺錢途徑。
就好比直接碾米、磨面、直接開設米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