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韓國公的爵位,可以讓李家與國同戚。
可如果在朝野內外,沒有廣泛的學生、朋黨、弟子為網。
等他走了,李家也就只能憑藉國公爵位,還有駙馬身份,落一個沒有影響力,沒有權力的清貴了。
長子李祺,不成氣候。
但凡長子有點能耐,他都不會謀求和皇家的聯姻。
一個男人,一旦做了大明的駙馬,就別想在政治上,發揮什麼抱負了。
他這次付出,所謀求的,不是個人權勢。
而是想給家族子弟,留下一筆豐富的政治遺產。
長子能力不行,但憑他傳下去的爵位,以及駙馬身份,保證這一代顯貴沒問題。
長子和臨安公主的孩子,培養教育好,再加上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可以讓李家在第三代再顯貴。
什麼是政治遺產?
很簡單,就是多提攜官場上的後生晚輩,多交朋友,多施恩。
得人恩果千年報。
讀書人、士紳、初入仕途的底層官員,得了他的恩惠,肯定有忘恩負義的。
但肯定也有感念他的。
胡惟庸作為百官鳳首,與胡惟庸聯手,就是他施恩最好的途徑。
而且還可以讓這個學生衝在最前面。
胡惟庸想要更大的權勢,就必須衝在最前面,他只是想施恩,想給子孫後代留一筆政治遺產,也不用做這個出頭鳥。
與胡惟庸聯手,安全、高效。
一旦胡惟庸觸怒了皇帝。
皇帝即便動手。
那也是胡惟庸這個學生倒黴。
他隱藏在幕後,又沒直接和皇權爭權奪利!
何況,他兒子還是駙馬。
大不了,再隱退便是,反正真到了那個時候,他想要留給子孫的政治遺產,也留下了。
想通透的瞬間,李善長笑著放下茶杯,“惟庸,可察覺,年節前後,陛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
‘對誰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
胡惟庸微微愣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