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到更多的資料,四個人一直查到晚上十點多眾人都沒說要吃晚飯。
就在大家正忙著翻找的時候,我煙癮上來了,跑到門口過了一把癮才回來。經過資料堆積如山的桌旁是,我發現在那些線裝書的最底下壓著一本已經有些破舊的書,看樣子儲存得不是很好。
那書是藍面白底的封面,還有幾個字露在外面:楊貴妃傳。
我心裡一動,心說這裡怎麼會有楊玉環的資料?像她這種歷史名人的資料應該不會出現在這種市級的檔案室啊,而且還沒注意保管。心裡想著要提醒一下管理員,畢竟這種資料應該是比較珍貴的。
於是就將它抽了出來,翻開扉頁一看,我就自嘲的笑了:這哪裡是什麼楊玉環的資料,分明就是李世民的一個妃子嘛!再說了,歷代皇宮裡的妃子多了去了,姓楊的也不就只有楊玉環!
正想著,不經意就看到了上面的一列字:趙王福,貴妃之所生也!
趙王福?難道說的是李福。就這一列字就立刻引起了我的興趣,連忙就向後看了下去。
原來,這個楊貴妃正是李福的母親,李世民的另一個妃子,據記載,李世民有個兩個姓楊的妃子,其中一個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史稱大楊妃。另一個則是楊玄奘的女兒,被稱為小楊妃。
據我所知,大楊妃是一位傳奇女性,她的第一傳奇是,以一個亡國公主的身份嫁給了新朝的皇帝,而她另一個傳奇則是,她給李世民生了最傳奇的一個兒子——吳王李恪,李恪之所以被稱為傳奇,是因為他在各方面像極了李世民,不但英武果決,而且還是個文武全才,只可惜最後冤死在長孫無忌手下。
而小楊妃確實就是李福的生母。
她生前並不是貴妃,而是淑妃,也一直未得李世民寵愛,在眾妃之中也是籍籍無名,自從生下李福後,才稍稍有些知名度了。而她死後被追封為貴妃,也正是緣於此。
書中的內容記載了這個小楊妃的一些生平,看記載的內容應該是她的家人在她死後給補上去的。其中並沒有太多引人注目的地方。
但其中的一小段記錄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古文繁瑣,拗口,這裡就不引述了,只將內容說個大概。
上面說的是關於李福小時候的一件事。
李福十歲的時候,在小楊妃居住的宮苑內發生了一件差點上達天聽的大事。
說是李福忽然在宮裡莫名其妙地失蹤了,宮女太監們找了好幾天都沒找到。
雖然這對母子並沒有獲得很尊崇的地位,小楊妃也一直屬於姥姥不親姥爺不愛的那種,但李福卻是李世民的親生兒子,一個堂堂正正的皇子,他一旦出了什麼事可就比較大條了。
在當時的年代,小楊妃可以出事,但李福卻是絕對不能出事的。
見一直找不到李福,小楊妃一來擔心兒子,二來也怕李福真的出了意外的話,聖上知道後會龍顏大怒,所以她立刻就封鎖了訊息,命宮女太監們四處尋找。
那些個宮女太監們也深知這事關係到自個的腦袋,都謹小慎微地把住了口風,同時在宮裡宮外四處尋找。
後來卻在一個荷花池裡發現了一具面目全非的男孩屍體,宮裡一眾人等被嚇了個魂飛魄散,尤其是他的母親楊貴妃,差點立刻就想投井自盡。
眾人正驚恐萬分六神無主的時候,李福卻從一處假山後出現了,安然無恙,並無什麼不妥。追問之下,他才說自己偷偷溜出宮玩了幾天。
因為這事僅限於楊貴妃所住的宮苑內,為了避免惹禍上身,他們處理了那具無名男孩的屍體,就當作這事沒有發生過一樣,也沒有任何人繼續深究。
其實事情也正如他們的所料,一切如常,什麼也沒有發生。唯一不同的是,李福回來後,彷彿長大了不少,這裡的長大不是指身體,而是指心智。他之後的言行和成年人已經沒有什麼兩樣。
大概少年老成的案例在很多時候都是存在的,所以當時也沒人在意這個問題,除了他的母親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