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天機之神局> 第三十七章 平庸安逸的短命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平庸安逸的短命鬼 (1 / 2)

四個人當晚便趕回了隴西。

酒店裡,趁著溫菁沖涼的空檔,我開始上網搜尋與李福相關的資料資訊。

然而,翻看了很多資料,對於趙王李福的記載卻是少之又少。

李福是李世民一個姓楊的不起眼的貴妃所生,當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楊玉環。因為其母地位不高,而且他出生得也比較晚,十四個兄弟當中,他行十三,等到李治登基的時候他也才不過十五歲,所以之前皇宮內部爭鬥他恰好錯過。

歷史上說他生逢其時,故而幸運!除了李治和那些早夭的兄弟,李福的運氣確實最好的。

不過,對於李世民將李福過繼給李建成這事我多少還是存在著一絲疑慮。

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史書上說是李世民被迫之舉,兵變的前幾日,秦王去太子府上飲酒,結果中毒,嘔血不止,然而他並未死。

兵變之後,尉遲恭進宮說太子和齊王造反已經被秦王誅殺,李淵竟然說,太子該死,又說早就想立親王為太子了云云。

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編撰的,李世民雖然想粉飾自己,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其中的疑點。

古時的毒藥並不比現在的差,李建成若真想弄死秦王,李世民就不可能逃過此劫,怎麼可能會回去後嘔血還不死。

再說了,在當時的情勢下,太子就算在府裡殺了秦王,只要做得夠細緻,雖然秦王手下有一堆干將,但在我看來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子,畢竟那時李淵還活得好好的。

最可笑的是,秦王殺了太子後,李淵竟然說殺得好,還說早就想立李世民為太子了,這就太他媽扯淡了。

同是自己的兒子,再絕情的父親也不可能這麼冷血,哪會在自己孩子互相殘殺後還拍手叫好的?李建成其實也並沒有人們傳說中的那麼無能,他最大的優點便是禮賢下士,能謙虛聽從下臣的意見,這麼一個人當皇帝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李淵也並不是瞎子。

如果李建成那麼差勁,李淵怎麼不廢掉他而立當時深得人心的秦王李世民?而且,那時的秦王功勳卓著,天下皆知,立他為太子估計沒人會反對,但他為何不這麼做?

在李淵看來,這二人最大的分別是,李建成政治能力遠比李世民要強,而李世民的軍事才能自古到今難有出其右者。當時大唐江山初定,需要的是一個能治理國家的政治人才,而不是一個能征善戰的軍事人才。所以李淵的決定其實是明智的。

更何況,中國封建帝制自古便有立嫡長子為儲位的傳統,若貿然廢立太子,也不好交待。

至於李淵那句叫好的話簡直就是扯犢子扯到他姥姥家去了。

尉遲恭進宮,其實就是李世民逼宮之舉,他告訴自己的老爹,現在天下是我的了,已經沒人敢和我爭了,你看著辦!

自古宮廷之爭是最為血腥的,李淵並不是傻子,萬一把秦王整不高興了,就算自己是他老爹,項上人頭是否留得住就很難說了。且不說歷代的王朝有例可循,離得最近的便有一個實在的例子:前朝的楊廣就是先例!

無奈之下,李淵就立刻立秦王為太子,並在不久後禪位,而其實此時的李淵還沒老到不能理朝,他直到貞觀九年才病逝。由此可見,李淵是在李世民接班後還活了九年!

對於封建王朝的宮鬥,只能用時下最流行的話來總結:貴圈實在是太亂了!

雖然我看出了一些疑點,但在正史中卻並未發現與李福相關的東西,心裡很是失望。

百無聊賴之際,我開始搜一些野史之類的文章,隨後的發現卻令我大吃一驚,心裡也非常高興——居然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