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制要廢除,但是絕對不能輕易廢除。”
弘治皇帝定下了一個基調。
“確實,保甲制絕對不可輕易廢除,此事須慎之又慎。”
內閣首輔劉健也表示贊同。
“陛下,老臣覺得,保甲制廢除,是不是可以選擇一地先試行,如果效果不錯,那就逐步覆蓋整個大明。”
李東陽思索著說道。
其實,李東陽對於廢除保甲制,是不大讚同的,可是,廢除保甲制是他兒子提出來的,他作為老子,也不好表示反對。
於是,當李兆同提出廢除保甲制的時候,他就在思考如何應對了,免得李兆同犯下大錯,惹怒天顏。
“朕覺得可行。”
保甲制的廢除,弘治皇帝已經意識到勢在必行,但是小心謹慎,總是沒錯的,所以,李東陽提出現在一地試行,弘治皇帝覺得可以。
先選擇一地試行,如果效果好,在逐步推向全國。
小心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而且,這麼做,也能將麻煩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利於解決。
當在一地試行,獲得了經驗之後,推向其他地方,那就不容易出現更多的失誤了。
“陛下,老臣建議,現在順天府試行。”李東陽建議道。
“順天府?”
李兆同很想反對,順天府的人口雖然很多,但是李兆同認為,順天府一地太小了,這些人口,還是不能滿足作坊所需的工人的。
畢竟,又不是每個人都會過來作坊做工,小農經濟的思想在中國盛行了幾千年,在這個時代,如果百姓手裡有地,或者有生計的,能夠保證一家人不被餓死,是不會輕易更換生計的。
不過,還沒等李兆同開口,弘治皇帝就開口了:
“順天府一地太小了,依朕看,就現在北直隸地區試行。”
“陛下,北直隸這麼大……”
劉健等人,是有擔憂的,所以,劉健立即站出來表示懷疑。
“朕相信我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