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武城,破敗的府衙中。
因時值深冬,堂內點起火盆以來驅散寒氣。
馬超鬍渣參差,顯得格外的憔悴。在陸遜兵馬圍堵下,馬超已無昔縱橫涼隴的雄風,神情間透露著幾分落寞。
望著堂中的文武,馬超問道:“當下冀縣被奪,陸遜佔據隴右,基業不存。不知諸君可有計策教我?”
眾人面面相覷一番,紛紛沉默下來。
半響之後,校尉姚瓊小心謹慎,說道:“陸遜應無趕盡殺絕之念,大王不如向陸遜歸降,或許漢天子仍會厚待大王。”
“陸遜小兒,屢次背盟,不可信也!”
馬超冷笑幾聲,說道:“縱孤戰死襄武,斷不會向其歸降!”
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基業就這樣被陸遜所襲取,馬超寧可戰死,也不願向陸遜歸順。
姚瓊靜默不語,他不敢多說什麼,生怕馬超會因他投降的話而怪罪他。
馬超環顧眾人,見少了董種,問道:“董種何在?”
話音剛落,侍從快步奔走入堂,悲涼說道:“大王,董種在陸遜蠱惑下,今率兵出城降漢了!”
“降漢了?”
馬超神情愈發苦澀,勉強笑道:“昔董種以勢弱而降我,我欲憐其勇武,故而重用之。當下勢窮降漢,本因在孤預料當中。”
說著,馬超自嘲說道:“大丈夫困厄之時,姻親之故尚不及諸君!”
董種早為隴右豪強,早些年率兵到馬超帳下效力。馬超見董種兵馬眾多,加為人驍勇,故娶了董種的妹妹為妻子。
董種降漢不僅帶走了幾千兵馬,更傷透了馬超的心。在危機之下,姻親並不可靠譜!
當下董種之所以會投,除了家眷老小皆在冀縣,還有與陸遜的許諾保證有關。
為了瓦解馬超帳下兵馬,陸遜向涼州諸將寫了許多封書信,如向董種保證,他歸漢之後,不咎往事,不論叛漢,亦或是殺害漢卒。
有了陸遜的保證,當下不僅是董種降了大漢,之前叛逃的姚靜、鄭他也歸降大漢。
冀縣的失守,及因馬超無法攻克城池之緣故,沉重打擊了涼軍士氣。且在漢軍的招降納叛下,逐漸導致了涼軍內部的瓦解。
用木棍扒拉著火盆,馬超問道:“當下尚有兵糧多少?”
“城中已無軍糧,兵馬僅剩四、五千之眾,漢羌參半!”成公英嘆了口氣,說道。
馬超盯著將沒的火苗,問道:“今渭水東西被漢軍所圍堵,文武多有背離,將士漸少。孤欲從蘭幹北上,而後率兵投奔郭淮如何?”
成公英反駁,說道:“大王興軍數十年,今雖一朝兵敗,何必自棄門戶,轉投他人乎!”
馬超捋著下垂的白絲,嘆氣說道:“孤年歲已高,恐無精力,再行復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