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心願已了,當即拱手告辭。
霍峻望著趙雲離開的背影,感嘆說道:“觀子龍將軍之所為,可謂燕、趙之義士。是役北伐,望能光復舊都,得以了卻諸卿之心願!”
“漢有如此之義士,何愁不能光復漢室乎!”諸葛亮語氣篤定地說道。
“善!”
霍峻按劍而下階,笑道:“孔明既有豪言,莫非已有北伐之略?”
諸葛亮輕撫羽扇,淡笑道:“仲邈雖行四面攻魏之策,但以亮觀之,欲破此計不難!”
“嗯?”
霍峻心中瞭然,問道:“願聽孔明之言?”
諸葛亮持扇揮斥而論兵,分析說道:“軻比能縱會出兵,但其不善攻城,故必難以久襲河北。而關西之軍事,因蜀道艱險,隴道漫長,陳倉之堅固,伯言或能有所得,但恐難改局勢。”
“故亮若為魏謀略之士,當會尋機先退關東之兵。如關東之兵退卻,伯言、軻比能聞之,二人當會不戰自退。而關東之兵,唯大司馬與亮。大司馬兵略,魏人多有畏懼,亮……”
說著,諸葛亮笑了起來,說道:“若所料不差,魏人當會尋機先破亮,而後再聚兵逼退大司馬!”
“看來孔明已有破魏之略?”霍峻笑道。
“不敢,僅初有方略!”
諸葛亮持扇而答,說道:“亮以為魏若伺機聚眾兵敗我,我欲尋機率兵擊之,以挫魏先易後難之策。魏軍如若兵敗,荊宛危急,許洛震動,而青徐州之兵將無援矣!”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如青徐之兵無援,且觀大司馬用兵,看能否旋下青徐,而後乘汴水東進,鯨吞河南諸州,光復舊都。不知以上方略如何,望請大司馬指正!”
自要率軍北伐以來,諸葛亮可不敢拖霍峻後腿,日夜習讀兵書,鑽研中原輿圖,為得就是能與霍峻配合成功。
依霍峻之北伐方略,先取青徐二州,而後率兵西進,與諸葛亮配合,鯨吞河南。故霍、葛二人各有任務,諸葛亮需要以偏軍擊敗或牽制魏主力,以減輕霍峻所面對的壓力。
諸葛亮在深思多時之後,他有種預感曹魏為了抵禦這次北伐,其用兵的注意力會集中在他的身上。畢竟一旦擊敗他,霍峻則失去羽翼,過不了多久,撤軍則屬於必然之事。
因而不如抓住魏軍這種心理,以攻待守,主動擊敗急於求戰的魏軍,從而壓制許、洛魏軍,讓其不能東援青徐戰場。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魏軍倘若求戰心切,孔明以此而用兵,以有備勝無備,料掌形勢,當能有所得!”
“孤信孔明矣!”
在用兵上,霍峻相信諸葛亮的判斷。故他所能做之事,不是駁斥諸葛亮用兵,而是要支援、鼓勵諸葛亮用兵。畢竟諸葛亮向霍峻詢問意見,更多是出自尊重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