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中伏被射殺,基本是宣告涼國的滅亡。在陸遜派兵的安撫征剿下,隴右六郡逐漸穩固下來。
西平太守麴英,接受陸遜的表封,以名義歸降的形勢投靠大漢,自己則在西平當土霸王;廣魏太守馬岱,因馬超被陸遜所殺,自是不願接受勸降,而後在郭淮的書信勸說下,北上投靠郭淮去了。
馬超從令居倉促撤退時,郭淮雖撤軍北歸,但卻有派人南下探查隴右情報。當郭淮得知南漢突襲隴右之時,其所率大軍已是解散。
為了從中取利,郭淮讓人時刻關注隴右局勢。得知馬超退往襄武時,郭淮已是料到馬超會被陸遜所包圍,故而改變主意,著重去勸降馬岱。
在郭淮的勸說下,馬岱率本部數千人北撤,並在黃河渡口時,獲得河西兵馬的支援,成功撤走至河西。
隨著馬岱退出隴右,王平兵不血刃,收取隴山諸道。而後暫領廣漢太守職,率兵坐鎮隴山諸口。
當隴右進入戰後休養時,時間也已到了建興三年。
春,正月。
因慶賀正旦之故,行宮內外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而宮廷中更因皇后產下太子,愈發喜慶起來。
當然喜悅可不僅於此,隨著馬超被滅,隴右六郡歸附的訊息傳遍宮臺,雙喜臨門之下,劉禪樂得欲大赦天下。
然劉禪欲大赦天下的行為,卻引來諸葛亮的勸諫。
“陛下,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更不可因喜怒而賜恩。先帝在世時,周旋陳元方、鄭康成之間,多有受蒙教誨,然未有得聞大赦,能悅天下人之心。”
諸葛亮朝著劉禪拱手,勸道:“如大赦能得人心,劉季玉歲歲赦宥,何益於治。蜀人如服劉季玉,何來數叛之舊事!”
“子出世雖可喜,但不足以大赦;隴右六郡臣服可喜,但賞罰有功將士。望陛下深明前後之事,慎行大赦!”
執政理念上,諸葛亮非常排斥大赦。因為在諸葛亮看來,如果律法非惡法,那麼大赦天下,無疑是在縱容那些犯罪分子,甚至會被某些高官子弟們利用。
如東漢末年,高官子弟藉助渠道優勢,得知東漢王朝會下達大赦令,會故意在大赦前犯罪,從而讓自己逃脫法律的懲處。
被諸葛亮懟了下,劉禪面露慚愧之色,說道:“相父所奏之語,朕深以為然也。大赦之事,今後不準提及。”
見劉禪如此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諸葛亮舉起酒樽向劉禪道喜,說道:“先帝晚年得子,宗親凋敝,故血脈微薄。今陛下得皇子,亮為陛下賀!”
大張皇后生了個皇子,劉禪為了慶賀得皇子之喜悅,請霍峻、諸葛亮、張飛等高官入宮宴飲。
“陸伯言擴取六郡,峻為陛下而慶!”霍峻亦舉起酒樽,向劉禪道喜。
劉禪臉上笑容滿面,說道:“開疆拓土之事,多是為仲父謀劃之功,朕當敬仲父一樽。”
“陛下請!”